第45章 邪教-《風(fēng)雨大宋》
第(2/3)頁
杜中宵道:“昨夜通判害酒,此時未起。不知司理有何事?”
“柴本山那廝招了,果然陶十七一案與他有關(guān)!”鄭朋出了一口氣。“此案不只是謀財害命,還牽涉到附近‘香會’。此為朝廷嚴禁,黨徒不少,也難怪他的案子如此難審。”
杜中宵與蘇頌對視一眼,忙對鄭朋道:“司理里面說話。”
幾人一起到了官廳,鄭朋才詳細說起柴本山的案子。他因為公事,與附近的江湖人物接觸較多,人又伶俐,是個八面玲瓏的人物。附近州軍,只要有人犯了案,多到他這里來尋求一個庇護。柴本書不過是個州衙的低級吏人,按說不該有如此本事。能夠做到這一步,因為他還有一個秘密宗教的身份。
自晚唐五代起,與亳州相鄰的陳州便是秘密宗教活動的中心,五代時曾有一次大動亂。此風(fēng)一直不能根絕,周圍的底層民眾,很多都是這些秘密宗教的信徒。杜中宵的家鄉(xiāng)許州其實也有,只不過他是耕讀傳家,跟這些接觸不多罷了。
這個年代各種五花八門的宗教遍地,這不稀奇,杜中宵前世一樣如此。歷史總是相似的,杜中宵前世怎么對付各種邪教的,這個年代也相差不多。
此時北方的秘密宗教,大致有兩個系統(tǒng)。一是彌勒教,以河北路為中心。再一個是摩尼教,或者稱為明教,又被稱作吃菜事魔教。以陳州為中心的中原地區(qū),是摩尼教系統(tǒng),其組織為集經(jīng)社和香會。
杜中宵受前世武俠小說的影響,一說起邪教,便就自動腦補出組織嚴密的教會,神秘的教主,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其實不是那么回事,大部分的秘密宗教,其實就是百姓的互助組織,披上了宗教的外衣而已。只有機緣巧合之下,才會演變成大規(guī)模的動亂。宋朝有兩次宗教起事,一次是貝州王則的彌勒教之亂,另一次則是方臘的摩尼教之亂,恰巧是這兩大系統(tǒng)。
陶十七的案子其實并不復(fù)雜,他父親回城籌錢,不知怎么就牽扯到了“香會”里面。因為“香會”有教眾互助的傳統(tǒng),陶十七的父親入會,借此籌到了給馬蒙的錢。只是好死不死,聚會的時候認出了與會且有一定身份的柴本山,興沖沖地上去打招呼。
柴本山是州衙公吏,參加“香會”本就違法,還與其他州的頭目有勾結(jié),涉及密謀造反。柴本山被陶十七的父親認出來之后心虛,慫恿陸虞侯滅口,后來也是他把案子壓了下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城|
保德县|
响水县|
微博|
左权县|
延寿县|
赣州市|
都昌县|
新泰市|
大英县|
凤冈县|
甘孜县|
和静县|
都江堰市|
张掖市|
府谷县|
通渭县|
闽侯县|
攀枝花市|
正安县|
进贤县|
嘉兴市|
兰坪|
平武县|
平定县|
拉萨市|
莲花县|
积石山|
咸丰县|
乌鲁木齐县|
南部县|
黄浦区|
冕宁县|
余姚市|
福贡县|
新营市|
高邑县|
新和县|
望都县|
泉州市|
通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