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01章 好心-《風雨大宋》


    第(1/3)頁

    不知不覺,忙忙碌碌的秋收就已經結束了。營田務收米一萬余石,不但完全補足了去年借支的永城縣糧米,還有剩余。杜中宵決定留下五千石作為儲備,另外五千余石解往州城。

    此時的米不但是糧食,也是硬通貨,儲備的五千石米有許多用處。

    谷場上,杜中宵做在一張桌子后面,翻看著本村的賬簿。不遠處的空地上,有本村的青壯在那里翻曬谷糠禾穗。這些脫米后剩下的谷草,便就是秣,與米合稱糧秣,是優質的牲畜飼料。

    常威站在桌子邊,伸著脖子看杜中宵翻看的賬本。一邊看著,一邊鄙夷杜中宵閑著沒事,這些村賬有什么好看的。但是杜中宵看,他也一定要看,不然心里便跟貓抓一樣。

    把賬籍看完,杜中宵對常威道:“秋糧已經收完,過些日子我會解往州里去。你受知州所派前來察看秋糧,現在已經看完了,該回去交差了。”

    說到這里,杜中宵取出一本冊子,交予常威:“你雖在營田務住了不少日子,但我看在眼里,并沒有用心。回去之后相公問起營田務事務,只怕你也答不上來。我這里有一本營田務條貫,里面詳列了營田務所有事務,你拿回去看一看,以免出丑。等到回去,我會稟明相公,連這冊子一起交上去。”

    常威接了冊子過來,隨手一翻,口中道:“營田務怎么一會事,我都看在了眼里,又何必看什么條貫。隨在相公身邊多年,一二十個村子的事,原不必十分用心。”

    嘴里這么說,手卻緊緊捏住冊子,再不肯交出來。

    杜中宵心里冷笑。因為常威是在自己這里做事,回去夏竦問起來他一竅不通說不過去,說不定會連累夏竦對自己的印象,杜中宵才給了他條貫看。過個一兩日,杜中宵會把條貫收回來,連帶自己的書信一起給夏竦。書信里,杜中宵會寫清自己對常威的評語。這廝實在是杜中宵兩世為人都沒見過的奇葩,難以想象夏竦會抬舉這樣的人。

    收了新米,村中人人歡樂,都聚在谷場邊上的倉庫那里領米。

    杜中宵讓人收了賬簿,走了過去。見到杜中宵過來,一眾村民問候行禮。

    倉庫門口立著的,是杜中宵讓營田務每個村子都有的石碑,寫的是營田務收糧的原則。如不管出入用一樣的斗,依實數不加消耗,平斗而不得有斛面,諸如此類。

    此時地方收糧,因為稅額是朝廷所定,要一級一級向上解送,其中的損耗和運輸費用都要地方負擔,便用一些法外手段多收。消耗是常例,朝廷允許多收十分之一,地方經濟不好,收的越來越多。斛面則是指收糧時斗里尖出來的部分,官府收糧一定會有斛面,有的地方就靠多出來的這些糧支持一縣財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廉江市| 松溪县| 洛川县| 忻城县| 西青区| 扶余县| 甘德县| 新乐市| 牙克石市| 青冈县| 芜湖市| 东海县| 尚义县| 类乌齐县| 南部县| 化州市| 阳城县| 台山市| 恭城| 什邡市| 铜山县| 渭源县| 江西省| 清苑县| 龙泉市| 锡林浩特市| 大连市| 台山市| 广南县| 邯郸县| 兴山县| 洛浦县| 塔河县| 吉林省| 巴彦淖尔市| 诸暨市| 鹿邑县| 丘北县| 桑日县| 高尔夫| 正蓝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