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出乎意料-《風雨大宋》
第(2/3)頁
旁邊一口壓井,引起了夏竦的興趣,指著問道:“難道營田務的人家,都有這樣一口井么?”
關朝印道:“回相公,井每家都有,但鐵制壓井卻還有些人家買不起。今年收了糧食,本村又有八戶人家裝了此物,再過兩三年,就可以家家使用了。”
夏竦道:“說起收成,老丈,今年你們家里如何?此次夏稅,營田務解了五千貫石到州,你們這些人家留下的多不多?朝廷收賦稅,首要不害民才好。”
關朝印笑道:“不瞞相公,營田務與其他地方不同,我們這些村民不負擔稅糧。公田都是一起種一起收,按著出工多少,我們分些糧食回家。要繳的稅,早就由營田務扣下了。今年村里種了六百畝麥,產一千余石,我們這些村民分了約五百多石,一家十幾石呢。其余的五六百石都是營田務的,繳夏稅還不是綽綽有余?每家有十幾石麥,日子過得還寬裕。”
聽了這話,夏竦便就不再問。營田務交兩稅絕無問題,實際依這里的體制,營田務就是這么多村子的惟一地主。天下兩稅,一般都是畝收一石,交稅一斗。營田務作為土地擁有者,畝收五斗,當然能夠輕松完稅。營田務是夏竦看中的體制,他并不懷疑這里完稅的能力,只是來看看杜中宵有沒有治理得怎樣。
幾人說話的功夫,羅景指揮著營田務的公吏上了酒菜。
夏竦端起酒杯,高聲道:“夏糧今年喜獲豐收,大家且飲一杯。”
飲過三巡,夏竦讓人把村里的幾位老人喚來桌上,問他們村里的情形。
杜中宵在一邊沉默不語,靜靜聽著夏竦和一眾老人的攀談。這些人多是從附近遷來,無不是家無余財的窮苦人家。到了營田務,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己的地,史前例地家里有了余糧,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他們對朝廷和官府心存感激,對夏竦自然是各種奉承。
看著夏竦的臉色越來越好,杜中宵心中毫無波動。這是自己用兩年的時間做出來的成績,可沒有絲毫摻假,人們的幸福是發自內心的。前次在亳州,夏竦就表現出了對營田務體制的贊賞,現在親身坐在這里,聽著村民講著恭維的話,心中更加確定這種體制值得推廣。
見杜中宵默不作聲,夏竦道:“知縣,這些人兩年前還衣食無著,現在衣食豐足,生活安樂,都是你的功勞。為官一任,造福一鄉,你做了此事,自該得到朝廷獎賞。”
杜中宵拱手:“都是下官該做的事情,幸不辱沒朝廷使命。”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阳县|
抚松县|
育儿|
阿尔山市|
蒙山县|
义乌市|
天台县|
连州市|
浏阳市|
梓潼县|
镇原县|
汤原县|
焉耆|
金沙县|
井研县|
启东市|
宣城市|
西青区|
嘉禾县|
乐安县|
外汇|
洪江市|
开鲁县|
班玛县|
永修县|
麻栗坡县|
岳西县|
新平|
保靖县|
淮滨县|
阿拉尔市|
额济纳旗|
渑池县|
崇礼县|
舞阳县|
常州市|
湘阴县|
开原市|
会昌县|
莱西市|
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