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5章 初具規模-《風雨大宋》


    第(1/3)頁

    在使院都廳處理完了公務,杜中宵走出門來,迎面撞上知錄沈士龍。沈士龍與杜中宵差不多,本身是京官,官稱便就成了知錄事參軍事,其實職責與錄事參軍并無二致。便如杜中宵,因為是京官,官稱是簽書判官廳公事,實際做的還是判官的事。

    行禮畢,沈士龍道:“簽判料理完公事了么?不如一起出去飲杯酒。”

    杜中宵道:“我要到壽寧坊去看一看,還是改日。——知錄有何事,盡管直說。”

    沈士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現在正是收繳秋稅的時候,數目報上去,轉運使司便要調糧。永利監那里存了幾十萬斤鹽,實際無用,卻在賬上。簽判若不幫著銷了這筆賬,只怕本州的糧調出去,到時錢糧不足,許多麻煩。這是我們州院和使院共同的麻煩,還望簽判關注一下。”

    杜中宵道:“我在壽寧坊建了一處毛皮貨場,若是順利,永利監的鹽都可以用起來,知錄不必為此事操心。幾十萬斤鹽聽起來不少,其實不足萬貫,并州大州,不致傷筋動骨。”

    沈士龍連連搖頭:“話不是這么說,萬貫可不是小錢,幾千石糧呢。州里軍兵眾多,一旦缺糧,不知就鬧出什么事來。簽判,等到閑了,我們一起細說。”

    杜中宵答應了,告辭沈士龍,帶了陶十七等隨從,出了衙門,向壽寧坊而去。

    并州有禁軍近兩萬人,廂軍數千人,養軍的壓力極大。最近沈士龍主管收秋稅,怎么算著都有些不足,不得不在永利監的那幾十萬斤上動腦筋。這些鹽是在賬上的,轉運使司便以此為由,不肯從其他州軍調錢糧過來。沈士龍倒沒有想讓杜中宵把鹽換成錢,只是想兩人商量,想辦法把那筆賬銷了。杜中宵在建毛皮貨場,還指望著用土鹽制硝呢,只能先把事情拖過去。

    經過了十幾天建設,壽寧坊的毛皮貨場已經粗具規模。硝制毛皮的水池、場地等已經建好,就連鞣皮的各種工具都已經備齊,單等開工。只是來不及蓋房,現在都是搭的棚子。并州冬天極冷,這種半露天的棚子是做不了活的,工匠們不自身著想,正督促廂軍蓋房。

    把所有的軍官趕走,再加上金錢的刺激,廂軍終于正經做起活來。

    見到杜中宵到來,早有人報了齊孔目,齊孔目急忙迎出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瓦房店市| 辉南县| 广元市| 台北市| 康平县| 东安县| 兴安县| 永宁县| 托里县| 岚皋县| 富民县| 都匀市| 富民县| 军事| 德安县| 志丹县| 堆龙德庆县| 唐海县| 芦山县| 枣阳市| 开封县| 长春市| 屏边| 德阳市| 康平县| 湄潭县| 余姚市| 报价| 驻马店市| 长乐市| 晋州市| 焦作市| 台东县| 内黄县| 仲巴县| 广平县| 广平县| 营山县| 嘉义市| 长宁区| 恩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