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河對岸就是府州轄地,杜中宵對其情形并不熟悉,王凱這樣說,杜中宵當(dāng)然同意。 唐龍鎮(zhèn)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其位于河?xùn)|路進入敕勒川的要道上,是中原進入大草原最重要的孔道之一,當(dāng)然也是游牧民族南下的要道。這個時代衰落,是因為陰山下的敕勒川沒有大的游牧勢力。這一帶最重要的是農(nóng)耕和游牧的過渡地帶,道路平坦,是后來的重要商道。 第二日,并州公文到達火山軍,杜中宵辭別王凱和張岊,前往并州述事。 戰(zhàn)事結(jié)束之后,契丹和黨項必然派人前來交涉,經(jīng)略司要早做布置。依慣例,這是經(jīng)略司兼的安撫司事務(wù),一般都是由文臣主持,武將少有參與,所以由杜中宵前去并州。 八天之后,杜中宵站在并州城外,心中無限感慨。半年多前,自己剛在這里做出成績,便被一腳踢到火山軍,心里沒有怨氣是假的。還好機緣巧合,又立新功,但愿不要再被折騰了。 到了州衙,通稟之后,鄭戩讓杜中宵立即到后衙花廳相見。 這是自己熟悉的地方,一切都還是自己離去的樣子,只是人事已非。到了花廳,鄭戩早已經(jīng)等在那里。行過了禮,分賓主落座。 吩咐上了茶,鄭戩道:“此次契丹入寇,大略我已知道,只是不知道詳情如何。此事關(guān)系到兩國盟約,事體非小,知軍一一講來。” 杜中宵拱手,從自己到火山軍,建營田務(wù)講起。 說到建營田務(wù)的情形,鄭戩攔住道:“你建營田務(wù)的地方,是否禁地?實話說離邊境多遠?” 杜中宵道:“契丹人最靠近營田務(wù)的寨子,就是他們稱的寧邊軍,離著還有不下兩百里。” 鄭戩點了點頭:“好。邊境留禁不耕本是兩國盟約,既是離邊境如此之遠,那便無礙。知軍,此次你們打了勝仗,可喜可賀。可我們與契丹終究是兄弟之國,現(xiàn)在沒有開戰(zhàn)的道理。若你們處處占住了一個理字,后邊與契丹人交涉的時候,便從容許多。交涉不虧,這仗才算真正勝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