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09章 國情不同-《風雨大宋》


    第(1/3)頁

    從東勝州到唐龍鎮,過了黃河不久便就進入山地,或沿山谷,或沿山梁,一路南行。這是自古就有的道路,哪里有水泉應該安歇,哪里有村鎮可以補充糧草,經常來往的商人都一清二楚。可這次與以前不同,從東勝州來的行商,帶了大量牲畜,路上的補給非常困難。

    這條路不能通行大車,貨物全靠駱駝和馬匹馱運。浩浩蕩蕩的商隊,有牲畜數千,一路上不知發生了多少故事。正是因為牲畜太多,耶律不花等人塞進來的千匹好馬,才能渾手摸魚。他們又不是軍隊,無力從附近的蕃部征調糧草,一些小商人叫苦不迭。

    三天之后,隊伍便就越拉越長,帶的補給不足的商隊落到后面,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放牧了。

    一座小山上面,一個番胡打扮的年輕人暴躁如雷,罵個不休。他身邊一個商人小聲勸說,滿面都是無奈之色。直到那年輕人罵得累了,商人才嘆著氣離開。

    到了休息的地方,另一個商人問道:“哥哥,那個小王子剛才罵些什么?”

    先前的商人道:“剛才我到那邊大商隊買些精料,不想幾天時間,他們的價錢就漲了三倍。我們帶了兩百多匹馬,如何買得起?小王子聽了,在那里罵個不休。他帶的都是好馬,要在唐龍鎮賣好價錢,一定要喂精料,這錢花得如何不防疼!”

    兩個人一邊說著,一邊嘆氣。他們是西域商人,祖上是流落那里的漢人,多年沿著北方大草原的商路,在西域和西京大同府之間經商,跟草原部族熟悉。此時的西域商路一南一北,南路經吐蕃之地入宋朝的秦州,與中原貿易。北路則沿著陰山以北,經陰山白道南下入豐州,再到西京大同府,與契丹貿易。

    自歸義軍陷落,西域徹底與中原隔絕,那里一直流傳著錦繡中原的傳說。商路上的商人,最大的愿望是能夠直接與中原貿易。唐龍鎮作為一處貿易之地,向北路的西域商人打開了一個窗口。此次商隊有這么大的規模,這些觀測風向的西域商人功不可沒。

    小王子是陰山附近黨項藏才族首領的兒子,被這些商人攛掇,帶著馬匹來唐龍鎮。唐龍鎮周圍本就是藏才族的一處聚居中心,小王子自認自己來這里走親戚,心氣很高。卻不想在東勝州的時候,便就被契丹人瞧不起,好不容易到山里了,又碰上這些坐地起價的奸商,郁悶無比。

    自唐龍鎮以北,一直到陰山,黨項族人口占多數,分為許多部族。再向北,才是韃靼人地盤,因為歷史上蒙古人忌諱,后世被稱為阻卜。此次前來唐龍鎮的蕃部,以黨項人為主。自契丹征服這里,他們就叛服不常,獨立性比較強。這些黨項部族,因為歷史的關系,跟建立夏國的拓跋部多為世仇,元昊雖然百般招納,歸附的并不多。倒是數十年前,宋朝使節經過他們那里,就有七萬帳歸宋。這些黨項部族,感情上跟麟豐府三州的黨項人親近,唐龍鎮放開商業,最感興趣的是他們。

    最前面的商隊進入唐龍鎮的時候,最后面的還在百里之外,由于缺乏糧草,叫苦不迭。

    名義上的唐龍鎮之主來中平帶了手下,迎在城門。他梳著漢人發髻,穿著黨項服飾,頻頻拱手。

    一個髠發胡服的大漢走在商隊前面,大搖大擺,到了城門處,與來中平唱了個諾,招眼望天,高聲道:“灑家白渙,是東勝州管糧草耶律太尉管下,來這里交易。城里有管事的人,帶我去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西| 陵川县| 正安县| 吴堡县| 高青县| 博野县| 英德市| 集安市| 新余市| 泰来县| 巫山县| 台北市| 随州市| 呼伦贝尔市| 卓资县| 广西| 白朗县| 桑日县| 两当县| 大港区| 中卫市| 姚安县| 泽普县| 金平| 六盘水市| 泾川县| 都兰县| 北碚区| 安溪县| 铁力市| 宁国市| 霞浦县| 密山市| 隆安县| 嘉义县| 绥宁县| 玉田县| 黄梅县| 三河市| 探索| 桑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