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模范農戶-《風雨大宋》
第(1/3)頁
看著一眼望不到邊的麥浪,杜中宵久久沒有說話。光怪陸離的唐龍鎮里繁榮商業,總讓他覺得有些不真實的感覺,只有這一望無際的糧食,才讓人心里踏實。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有了糧食,這里的開發才算是真正開始。糧食有了,就會吸引來人口,有了人口就有了一切。
程文禮道:“知軍,去年開田五百余頃,風調雨順,無旱無災。有了營田務的糧食,自今以后就不需從外地運糧草來了。依托營田務,今年可以開更多的田。”
杜中宵擺了擺手:“不必了,營田務的規模已經夠大了。加上今春的三四百頃,營田務已經有耕地近千頃,能夠容納兩三千戶人家,足夠了。以后再有人戶遷來,官貸牛種,讓他們自己搭伙墾田。”
程文禮一怔:“這是為何?營田務開田,可比一般小農強得多了。”
杜中宵笑著道:“可這里并不適合營田務,對小農倒是合適。推官,人戶如何組織,地到底要如何種,要因地制宜。現在營田務開出來的土地,基本已經完全占住了河谷平地。假以時日,開溝治渠,營田務的土地大多都能澆上水,旱澇保收。那些山坡溝谷間的零星土地,并不適合營田務。而且,農戶要想活得好,便不能只種地,總要有換錢的東西。比如桑麻,家家要種,不然拿什么換錢?這里不宜桑,種麻的地方也不多,便要另想辦法。現在看來,最好是養羊,小農之家最合適。”
火山軍境內總的來說以丘陵山地居多,溝壑縱橫,只有營田務的一帶的河谷地區是小片平原。初期墾荒的時候,自然是有組織的營田務便利,但隨著平地被開墾,再用營田務的組織形式就不經濟了。
農業發展,第一就是提供讓人類生存下去的糧食,第二就是提供工業原料。工業原料的商業化,再來促進工商業的發展。兩者不可偏廢,相輔相成,經濟才能健康。
幾千年來,中國對農業的認識,一是糧食,再一個就是桑麻。以桑麻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紡織業是第一大工業。營田務的組織形式,對于糧食生產有利,但對于紡織原料的提供是不利的。
火山軍這一帶不宜桑,種麻的地方也不多,紡織業不發達。杜中宵的規劃,紡織業是以羊毛紡織為主。而穩定提供羊毛,還是以小農為好,農業與牧業相互補充。這一帶的地理條件,也沒有大牧場。
此時麥田種得遠比后世稀,為了充分利用地力,杜中宵命營田務前些日子在麥行間套種了大豆,此時還沒有出苗。走下田埂,從地里扒出幾粒種子看了,見發芽正常,對程文禮道:“推官,這一帶冬天太長,若是收了麥再種菽豆,便就長不成,少收了一季糧食。我們提前半月下種,收麥時正好出苗,不懼踩踏的時候,麥豆兩相宜。收了豆后,歇上一個冬天,再種一季粟米,秋后又能種麥。”
程文禮點頭:“知軍說的是。地便是這些地,種得好了,多收許多糧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浪县|
镶黄旗|
巴彦淖尔市|
延津县|
溧水县|
玉环县|
建昌县|
绿春县|
鄂尔多斯市|
门头沟区|
霍林郭勒市|
娄底市|
读书|
犍为县|
拜城县|
丹江口市|
大厂|
兖州市|
景谷|
正阳县|
昭平县|
韶山市|
平潭县|
连州市|
册亨县|
大庆市|
澜沧|
安义县|
平江县|
保亭|
赞皇县|
资中县|
大英县|
体育|
安化县|
榆社县|
额敏县|
鄱阳县|
湾仔区|
自贡市|
蒲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