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外戚-《風雨大宋》
第(2/3)頁
作為外戚,張家與以前的外戚迥然不同。從太祖時傳下來的習慣,皇家一般與將門結親,外戚大多是武將。劉太后出身貧寒,在宮中貴顯之后,認前夫劉美為兄,劉美一樣是按武將序列晉升。惟有這位現在最得寵的張美人不同,他的父親出身低微,科舉登第為官。伯父張堯佐同樣是進士,而且在外為官的時候多有治績,自己為人謹慎,是不折不扣的文官。一門兩進士,可不是以前的外戚可比。
事情就是這么讓人摸不著頭腦,武將出身的外戚,文官大多寬容。一無是處如劉美,并沒有文臣針對他,其他外戚,如現在最受皇帝信任的李用和一家,文官的態度也都友好。偏偏這文臣外戚,是朝中文官的眼中釘,張堯佐每升一次官,都要被朝中文官批判一番。
開始杜中宵對此也覺得奇怪,同樣是文臣,朝中文臣何必如此咄咄逼人?更不要說,以張堯佐的進士出身,做官的政績,這么多年的資歷,做待制、轉運使并不讓人覺得不妥。比他資歷淺得多,也沒有多少治績的重臣,官位遠在他之上的人朝中可是不少。后來想明白了,武將外戚,文官可以限制其直接掌握兵權,官位再高,也在控制之中。這位張堯佐,本身條件過硬,只要朝臣放松一點,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入中書做宰相,再有一批黨羽,到時就控制不住了。
這就叫防患于未然,朝中官員齊心,把張堯佐的前途死死拖住了。
送了名刺進去,杜中宵站在衙門外,悠然地看著街道上的行人。張堯佐貴為轉運使,又是現在最得寵的外戚,自己這種屬下小官,不一定接見。前來拜訪,只是禮儀而已。
沒想到不足一盞茶的時間,便就有吏人急急出來,請杜中宵入內。
杜中宵有些意外,整整公服,隨在吏人身后,進了轉運使司衙門。
張堯佐等在偏花廳,見到杜中宵進來,站起身,迎了上來。
杜中宵吃一驚,轉運使接見本路官員,哪里有起身相迎的禮節?急忙上前行禮。
張堯佐上前拉著杜中宵的手,口中道:“博士少年有為,我未到河東路的時候,便就聽說你在火山軍治績無人可比,是近幾年最出色的年輕官員。可惜我初來上任,你就回京去了,委實是憾事!此去京城入館閣,不來不可限量!”
杜中宵沒想到會如此,頗有些受寵若驚的意思,忙道不敢。
分賓主落座,張堯佐道:“我已命后廚備了酒筵,為博士接風,且先飲茶。”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源县|
嘉兴市|
余江县|
射阳县|
达日县|
灵丘县|
沐川县|
酉阳|
玉屏|
景宁|
塔河县|
澄迈县|
西乌珠穆沁旗|
墨江|
石楼县|
通化市|
天台县|
玉田县|
彰化市|
夹江县|
河源市|
上栗县|
若羌县|
泰顺县|
灵台县|
治多县|
浠水县|
兴宁市|
侯马市|
陕西省|
陕西省|
盐山县|
清丰县|
贡山|
乌兰浩特市|
西林县|
疏附县|
昔阳县|
谷城县|
永宁县|
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