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1章 亂起-《風雨大宋》


    第(1/3)頁

    十一月二十八,冬至,從京城到各地,所有官員早早焚香沐浴。京城百官隨皇帝出南門郊祀,稱為南郊,三年一次。地方官員則到各官方寺廟,一起祭祀。

    南郊之后慣例推恩,天下所有官員一起升官,是個皆大歡喜的日子。很多不得志的官員,正常的升官渠道被堵死,就等著三年一次的南郊升個一官半職,格外興奮。還有很多杜中宵這種,前邊該升的時候沒升,等著南郊的時候多升幾階的官員。這是個普天同慶的日子,對官員來說,比春節隆重得多。

    天未亮,貝州知州張得一便與新任提點刑獄田京一起,帶著通判董元亨、兵馬都監田斌,以及判官李浩等一眾幕職官,還有附廓的清河縣令齊開以下官員,前往城南的天慶觀。

    城中宣毅軍軍營,王則全身披掛,駐著一把大刀,坐在軍帳中間。宣毅軍指揮使曹制帶著一眾軍將頭目,簇擁在王則的身后,既興奮又緊張。

    宣毅軍是慶歷元年在京東、淮南、兩浙和江東路設立,后推行于各路的護糧禁軍。他們屬于禁軍序列,但分駐各地,做著廂軍的活。這支軍隊自設立之時起,便就麻煩不斷。職責護糧,受地方管轄,經常因為運糧超期之類的事情,受到責罰。加上俸祿發放不及時,久不訓練,管理不善,人心渙散,這幾年不知鬧出了多少亂子。前幾年沂州王倫之亂,縱橫兩淮數十州,也是從宣毅軍鬧起來的。

    宋朝軍隊里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一方便階級制森嚴,在制度上,營級指揮使對屬下有絕對的權力,一言可決屬下生死。另一方面,除了一部分精銳的三衙直屬禁軍,大部分軍隊的軍官難以建立對自己部隊的權威,帶有濃厚的五代遺風,經常成為部下的傀儡。

    貝州的宣毅軍便是如此,王則只是一個小校,但由于是本州彌勒教的香主,黨羽眾多,在軍營里說一不二。就連指揮使曹制,也對他言聽計從。王則說今日起事,宣毅軍無一人反對,大部人心里,想的都是大事功成,自己是從龍功臣,會得到什么好處。

    這種軍隊鬧事,都是一窩蜂。有人帶頭,就群起響應,一片混亂。如果碰到手段高明的知州,只要處置幾個首腦,其他人就做縮頭烏龜,裝作什么都不知道,依然當兵吃糧。

    可惜本州知州張得一沒有這個本事,他既沒有提前發現宣毅軍要作亂的征兆,也沒有處置這種事情的膽識與手段。張得一恩蔭出仕,父親張耆對太后劉娥有恩,備加榮寵,太子太師致仕,現居京城。張耆有兒子二十多個,張得一并不突出,并不受朝廷的賞識。

    王則平時喝酒使氣,是個街頭混混,但到了這個時候,卻分外沉得住氣??粗~外,一聲不吭。

    日上三竿,正在曹制等人不耐煩的時候,張巒從外面快步進來,向王則叉手:“見過香主!”

    王則沉聲道:“現在官衙內如何?可曾取到鎖匙?”

    張巒從懷中取出一把鑰匙道:“幸不辱使命,取到了甲仗庫的鑰匙。只是軍資庫的鑰匙在通判董元亨身上,他為人謹慎,用盡手段也沒有辦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后旗| 横峰县| 东台市| 德兴市| 琼结县| 福清市| 株洲县| 凉山| 泾川县| 姜堰市| 那曲县| 崇文区| 台北县| 陈巴尔虎旗| 抚顺市| 鹰潭市| 利川市| 博白县| 武宁县| 遂溪县| 沅陵县| 丹江口市| 安达市| 金川县| 汝城县| 淮北市| 屏边| 巴东县| 镇宁| 大冶市| 偏关县| 玉屏| 日照市| 甘孜| 北票市| 子长县| 东丽区| 泸州市| 道真| 高阳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