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4章 青臺鎮-《風雨大宋》


    第(1/3)頁

    看看天近中午,杜中宵與韓月娘辭別了家人,登上官船,一路順流而下蔡州。這一帶河流眾多,水運發達,不下于兩淮地區。不過河流與唐州不通,從蔡州下船,翻過分水嶺,由陸路到達唐州。

    唐州位于西京河南府到鄧州、襄州的交通要道上,自古為溝通南北的要地,方城山上有大段楚國修的長城。這里也是江漢地區到中原最近的道路,翻過方城山,就近許州,到兩京一片坦途。太宗時候,曾經在這里開襄漢漕渠,意欲溝通南北,最后以失敗告終。后世的南水北調,走的也是這里的埡口。

    作為戰略要地,晚唐五代在這里打了太多的仗,至今人口沒有恢復,有大量閑田。大宋立國時,人戶不足一萬,發展了六七十年,現在也只有一萬多戶。

    杜中宵制置營田的衙門不在唐州城里,而在唐州附廓倒泌陽和北邊的方城縣中間的青臺鎮。青臺鎮東鄰堵水,扼守南北交通要道,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四周土地平坦肥沃,又有河水灌溉,是發展農業的好地方。由于打的仗太多,這里人口很少,周圍大片閑田,適宜開墾。

    從京城來的兩萬余汴河纖夫,大多安置在這里,已經先期到達。杜中宵公務在身,沒有先去唐州見本地官員,直接帶了隨從,來到青臺鎮。

    青臺鎮不大,只有兩三百人戶,進了城門,依然有大片空地。這城不知道是何年所筑,因為地處交通要道,毀了筑,筑了毀,不知打了多少的仗。此處是南下鄧州的門戶,鎮中有巡檢司,五六十廂軍。

    得到杜中宵到來的消息,本鎮巡檢和監鎮一起到城外迎接,簇擁著進了鎮里。監鎮的衙門只有一排五間房子,此時打掃出來,做為杜中宵的住地。

    先期到達的纖夫站在街道兩側,大多數人袖著手,懶洋洋地看著進城的杜中宵。他們大部分拉了一輩子的纖,對種地一竅不通,對未來的生活十分茫然。到了地方,長官約束不住,紛紛涌進城里,在待道兩邊,城中的空地上搭起帳篷,把個小城搞得雞犬不寧。

    杜中宵騎在馬上,看著城中的情形,不由皺起眉頭。這些人在河邊拉著纖,喊著號子,一步一步前行分外有紀律。可一旦缺少了管束,那就花樣百出,比普通百姓強不了多少。拉纖的時候,往往是分成一個一個的小組織,拉幫結派還勝過普通軍隊。

    看看天色不早,杜中宵懶得約束,隨著監鎮進了衙門。

    請杜中宵上座,牛監鎮滿臉堆笑,上前行禮道:“此處小鎮,下處簡陋,運判將就歇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论坛| 棋牌| 阆中市| 万州区| 错那县| 龙里县| 彭泽县| 勃利县| 买车| 宜章县| 滨海县| 陇西县| 开鲁县| 双城市| 葵青区| 札达县| 永善县| 敦煌市| 内丘县| 正安县| 安阳县| 彰武县| 三台县| 娄烦县| 新巴尔虎右旗| 施秉县| 铜山县| 乳山市| 巴塘县| 沾益县| 威宁| 临江市| 普定县| 潜江市| 巢湖市| 浠水县| 昭平县| 平顶山市| 营山县| 瑞昌市| 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