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81章 出鐵-《風(fēng)雨大宋》


    第(2/3)頁

    一切處置妥當(dāng),杜中宵不由對庫里的錢動了心思。這么一大筆錢,放在庫里可惜了,錢不能夠流動起來,豈不是跟田宅房屋一樣,失去了流布天下的意義。一兩個月也就算了,幾年放在那里,實在太過可惜。如果用業(yè)放貸,收來利息,也是鐵監(jiān)的生財之道。

    杜中宵這樣想不奇怪,實際上很多官員都這樣想。地方上的各種財庫,軍資庫理論上屬于三司,官員不敢亂動,其他的像公使庫、常平倉等,都有官員放貸。甚至有的放貸還不滿意,用來做生意,賺到的利潤除了增加庫里的錢,有人還自己撈一部分。發(fā)展到后來,便是王安石變法的時候,所有的官庫都放貸收息,層層考核。過猶不及,危害民間。

    這就是沒有銀行的壞處,貨幣經(jīng)常性的在民間停滯,不能流動起來,資金變成了資產(chǎn)。朝廷幾乎把銅課全部用來鑄錢,天下還是缺錢。商業(yè)越發(fā)展,錢就缺得越厲害,成了頑疾。

    杜中宵當(dāng)然不僅僅是為了收些利息,那才多少錢?而且官方放貸,為了多收利息,降低風(fēng)險,習(xí)慣性地就會不缺資金不想貸錢的攤派給你,真正缺錢的,反而貸不到。放貸的目的,是讓庫里的死錢流動起來,變成資本,從而促進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

    鐵監(jiān)在這里,每年產(chǎn)這么多鐵,有這么多人消費,必然會帶動許多產(chǎn)業(yè)。用這些錢,做為本錢,放出去給民間,做為資本,從而讓地方經(jīng)濟繁榮起來,才真正有價值。不過到底要怎么做,需要詳細計劃。

    池浩住在澧河對岸的客棧里,把手下的人派出去,到附近州縣采買土產(chǎn),準備回去的時候帶上。千里販運,利潤極高,做得好了,這一趟差事自己還可以發(fā)一筆小財。

    這一日,池浩正在房里買了些肉小酌,一個吏人到來,讓他立即到鐵監(jiān)。今天是正式開爐冶鐵的日子,首先交付的就是他需要的鐵片,規(guī)格要他親自去定。

    殿侍是無品雜階的小武官,地位卑微。池浩這些人名義上屬于三司,常年運貨,不過實際上歸地方管轄。杜中宵是轉(zhuǎn)運判官,雖然是京西路的,管不到他們江南西路,但上面可是對著三司,池浩如何敢怠慢。得了消息,急急穿了公服,從渡口坐船到了鐵監(jiān)。自有公人領(lǐng)著,一路到了剛剛建好的冶鐵的地方。

    這里搭了好大一個棚子,里面一個巨大的爐子,高兩丈余,上細下粗,寬處徑丈余。這冶爐實在太大,仿佛一座山一樣,人顯得極是渺小。

    杜中宵跟蘇頌等人站在爐下,看著匠人從爐口向里面裝料。這高爐當(dāng)然已經(jīng)試過了,這些日子一共冶了三爐,經(jīng)過了許多修改,從今日起就正式生產(chǎn)了。到這個年代,高爐冶鐵已經(jīng)一千余年,各種技術(shù)已經(jīng)成熟。這處冶爐,是照著相州那里的高爐建的,趨于保守,杜中宵并沒有做什么修改。其實因為使用焦炭,硬度增加,爐子可以建得再大一些。不過這是第一座,一切以穩(wěn)妥為主。

    上前見禮,池浩站在杜中宵等人身邊,看著周圍的人忙忙碌碌。這里的一切實在太過壯觀,讓人身心震撼,沒有人說話。

    昨夜已經(jīng)點火,此時爐子早已燒熱了,正在裝焦炭。裝料口太高,使用人力搬運太過艱難,從料堆建了一條輸送帶。旁邊五個壯漢,騎在一座木馬上,賣力蹬著,一起轉(zhuǎn)動輸送帶。這些人就是前些日子學(xué)習(xí)不好的,只能來做力氣活。兩班輪替,每隔一個時辰換一次。

    輸送帶上分了一個一個方格,從裝料的人前走過,裝料的人用大鐵锨填滿。方格是用來計算料的分量的,簡便易行,省了分類稱重的麻煩。冶鐵爐一旦開爐,就晝夜不停,一直到爐子壽命用盡,停爐冷卻之后重換爐襯。依相州那里的經(jīng)驗,這爐子應(yīng)該能用一年左右。杜中宵的規(guī)劃,是一年生產(chǎn)十個月,最熱的天氣時停爐檢修,更換爐襯等損壞的地方。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陵县| 固阳县| 阜新| 东乡族自治县| 云南省| 盐池县| 通州市| 依兰县| 招远市| 阜平县| 江门市| 庆安县| 白水县| 汝南县| 南和县| 巫溪县| 靖州| 云梦县| 文安县| 高青县| 弋阳县| 桂阳县| 贵州省| 张掖市| 车致| 兰溪市| 秦安县| 临桂县| 武隆县| 云南省| 凤城市| 青海省| 伊吾县| 涞水县| 宁武县| 乐平市| 安新县| 达尔| 平度市| 旬邑县| 伊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