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10章 俗文化-《風雨大宋》


    第(1/3)頁

    地方官兩大職能,第一錢糧稅賦,第二教化。教化第一重禁淫祀,第二重學校。鐵監大多都是外來的移民,除了注意近些年大興的彌勒教傳播,本地并沒有什么淫祀。鐵監這里,學校是教化的主要內容。

    既然到了學校外面,幾位知州沒有不看一看的道理。

    轉到小花園南邊,首先是一家賣筆墨紙硯的小店。幾人瞥了一眼,都是些不值錢的便宜貨,便就沒了興趣。這里住的是鐵監工人,沒有富貴人家,包括文化用品在內自然是以日用為主。

    旁邊一家小店賣書籍字畫,左右無事,眾人便進去看看這里到底賣些什么。天天做工的工人,識字的都沒有多少,他們會看什么書呢?

    進門起手左邊架子上,是一排經史文集。十三經一樣不缺,印刷精美,不是小作坊的貨。下面是幾本《黃帝內經》、《本草》等醫書,旁邊雜著些雜家經典。另一個格子里,則是史書,《史記》、《漢書》跟十三經一樣,印刷精美,其他的則明顯是從外面買來的。再一個格子,則是古今文集。首起第一部就是歐陽修最熟悉的《韓昌黎文集》,同樣印刷美,其他的則良莠不齊,市面上常見的本子。

    歐陽修拿起昌黎文集,翻了幾頁,看出是市面上最通行的版本,既無???,也沒有新的注解,便就放下。這本昌黎文集,開啟了歐陽修的文學之路,熟得不能再熟。

    把書放下,歐陽修對杜中宵道:“這里一處小店,能有這么書籍,著實不易。只是運判,因何這些書印刷精美,而其他的則有好有壞?”

    杜中宵道:“有了學校,鐵監自然印書。只是人手有限,只制了那幾本書的板子?!?

    現在通行的雕版印刷,用的木版。印刷方便,但制版不易。鐵監有錢,終有限度,請的制版工匠并不多,只能先從經典印起。其實杜中宵記得好多種印刷方法,只是精力有限,一樣也沒試出來。最被賦于厚望的活字印刷,雖然記得鉛字,卻因為鑄的字模不清,印刷質量不高,并沒有使用。

    這些經史文集詩集,都是幾位知州讀爛的了,好多書他們都能倒背如流。略翻了翻,見并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便就做罷,繼續向里面去。

    后面就沒有格子了,而是幾張桌子,上面擺了各種書籍字畫,顯得有些雜亂。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进贤县| 宜阳县| 广平县| 布尔津县| 阿拉善右旗| 滕州市| 夏邑县| 闻喜县| 龙门县| 灵山县| 黄平县| 长宁县| 郸城县| 新泰市| 黄石市| 蒲江县| 沂源县| 永靖县| 佛山市| 乐陵市| 林西县| 中西区| 化德县| 河池市| 深水埗区| 镇平县| 铁力市| 乐东| 邯郸市| 邵东县| 长葛市| 林州市| 荥经县| 兴宁市| 尼勒克县| 贵阳市| 松江区| 昌都县| 惠州市| 星子县| 卢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