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種地一條龍-《風雨大宋》
第(3/3)頁
如果這收割機成了,農活最重要的瓶頸便就解決了。能用收割機,不只是提高效率,多種地,還能在最關鍵的雙搶時節,盡快把糧食收獲,從而種下一季作物。縮短了收獲時間,稻麥輪作的地域就可以大大向北推進。現在稻麥輪作主要集中在兩浙兩淮,是因為那里比較溫暖,水稻收獲和小麥播種的時間相對較長,收獲播種兩不耽誤。時間縮短,中原很多本來趕不及的地區,也可以一年兩季了。
杜中宵并不知道,歷史上收割機就是從馬拉開始的,結構基本如此。他只是把印象中的收割機盡量簡化,做成了這個樣子,反著推回去,回到了收割機最開始時的樣子。蒸汽機帶起工業革命,從而促進了鋼鐵工業大發展。反哺回農業,大量的農業機械都是在蒸汽時代出現了雛形。
一個小旋耕機,一個馬拉的收割機,讓四位知州非常興奮。本來他們想從鐵監買的農具,不過是鋤鐮锨之類,卻不想還有這種稀奇東西。如果用得好了,天下農人都受益。
收獲了自然就是鍘切,把麥穗跟麥稈分開,可以省卻無數力氣。鐵監制的鍘刀,看著寒光凜凜,有些嚇人。整個刀片都是鋼鐵,可不像有些地方木頭包個鐵片那樣寒酸。
跟在后面的,是水稻打谷機。人力蹬踏,帶動一個大木斗里的鐵齒旋轉,把伸進去的稻禾上的谷粒脫出來。下面還有一個風機,把碎草吹到一邊,稻谷落到下面的器皿里。
現在打谷,同樣是這樣一個斗,用人力摔打,而后借助風力清選。這里用鐵齒代替摔打,明顯省力了許多。更特別的是下面的風機,幾個葉片旋轉,吹出風來,極是方便。
這是鐵監高爐鼓風用蒸汽機的副產品。不用蒸所機,杜中宵也想不起旋轉的風機,用人力的時候還是用的風箱。用蒸汽機,自然是這葉片旋轉的風機更合適。這思路一開,很多地方都可以使用。
打谷機的后面,是碾米機。這時候的米多是舂出來的,或用水力,或用人力,隨吃隨舂,其實很方便。谷子可以長時間保存,米則不可以,對于家庭來說,這機器其實沒什么用處。但鐵監人口眾多,食堂靠人力舂米過于煩瑣,便制了這機器出來。同樣是靠人腳蹬,用一組鐵輥碾米。這機器還有一個用處,就是軍中可以攜帶,大米做軍糧方便多了。
依杜中宵的想法,還要制出小麥脫粒機來。可惜按著印象中的結構,試驗了多次,總不成功。哪怕是鍘了之后,只從麥穗上的脫粒,漏脫的也是極多,根本不能使用。或許要等以后,做出大型用蒸汽機帶動的來,一次一次復脫,才可以使用。
這里展示的農具,從耕種到收獲,包括田間管理,一應俱全。如果有員外愿意下本錢,把這里的機器買一套回去,就可以建處農場。實際上鐵監就用這些農具,在附近建了一處兩千多畝的實驗農場,專門試驗各種農具的使用情況,進行相應改進。對于鐵監來說,很長時間要靠這些賺錢。
從頭到尾看完,四位知州站在中間,看著棚子里整整齊齊的農具,一時說不出話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宁市|
宽城|
峨眉山市|
镶黄旗|
紫金县|
凤冈县|
榕江县|
哈巴河县|
乐陵市|
永顺县|
临沧市|
普格县|
正宁县|
兴山县|
青州市|
天柱县|
平塘县|
响水县|
饶河县|
遵义市|
安达市|
长春市|
东山县|
吐鲁番市|
黔江区|
梨树县|
塔城市|
隆昌县|
浮梁县|
泾阳县|
小金县|
土默特左旗|
观塘区|
平阳县|
施甸县|
兴安盟|
双牌县|
苏尼特左旗|
普格县|
弥勒县|
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