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32章 割麥如打仗-《風雨大宋》


    第(1/3)頁

    烈日炎炎,杜中宵戴著斗笠站在地頭,看著廂軍割麥。雖然一動不動,猶自大汗淋漓。

    十三郎端著一碗冰水過來道:“官人,喝碗冰水,解一解暑氣。”

    杜中宵道:“我渴了,自會過去歇息。歇息的時候飲水,現在站在這里,猶如兵陣。”

    十三郎無奈,只好端著冰水回到了樹下,靠在樹上出神。

    韋指揮使快步跑到杜中宵面前,叉手高聲道:“報運判,第三都第二隊先到地頭,尚余半炷香的時間。第二都第一隊、第五都第四隊落在最后,無法按時割完。”

    杜中宵道:“記下。讓到了地頭的先歇息,那里有綠豆湯,讓他們飲了解暑!”

    韋指揮使稱諾,叉手告辭,快步跑向地的另一邊。

    幾乎是一眨眼的時間,麥子就熟了。新來的拉纖廂軍,被杜中宵安排來幫著營田務幫著收麥子。營田務的人,則忙著在空出來的地上,整備種稻的放水整地,套種了棉花的則補苗松土。

    鐵監的事務杜中宵已經徹底放手,全部心思轉到營田務來。營田務成立一年多了,一切都已經有制度,不過是補充完善而已。杜中宵的心思,開始轉到整軍上來了。

    有了槍、有了炮,有了火車,就可以碾壓北方的黨項和契丹了?黨項可以,契丹未必。杜中宵最少記得歷史上一正一反兩個例子。一個反例,大明有槍有炮,對上人數不多的女真族,在內憂外患下,最終亡了天下。一個正面例子,后來有一支軍隊,缺衣少穿,缺槍少炮,最終席卷天下。不但是對內獲勝,還能做到御敵于國門之外。

    拋開人心士氣不談,必然還有軍事上的原因。軍事也是科學,有其內在規律,不掌握軍事科學,不按戰爭規律打仗,會事倍功半,一個不好,還會吃敗仗。

    那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的外敵固然強大,這個時代的也不小。歷史上看,從遼到金,再到后面的蒙古,一撥比一撥野蠻,一撥比一撥強大。蒙古人幾乎橫掃了整個亞歐大陸,靠著幾桿槍,就有把握能夠打敗他們了?杜中宵沒有這個信心,以天下為賭注,他也不敢有這種信心。

    這個時代的軍隊肯定是有問題的。從軍隊人數上,從人的身體素質和武器裝備上,禁軍對契丹和黨項都有絕對優勢,可就是一直打敗仗。僅僅是缺少騎兵這一個理由,是解釋不通的。

    杜中宵的感覺,這個時代的軍隊,跟后世的晚清民國時的軍閥軍隊很象。軍隊強大時,如民國時的強軍,那些弱旅,與那些濫竽充數的烏合之眾差不多。

    這肯定有內在聯系,但究竟是什么樣的聯系,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杜中宵說不清。既然搞不清,那就從最基本的做起,自己直接從基層與他們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戰斗在一起。

    不會沒有關系,就一點一點去學嗎。不去學,還能夠有什么辦法?至于做事后諸葛亮,按照記住的歷史上的一知半解,打這里不打那里,用這個人不用那個人,那只是小孩子的游戲,玩斗獸旗而已。歷史有歷史的事實,事物有其本身規律,違背了規律,耍些小聰明是不行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璧县| 镇远县| 金湖县| 翼城县| 崇义县| 博爱县| 荣昌县| 雅江县| 咸丰县| 漳州市| 封丘县| 汝州市| 长泰县| 平山县| 家居| 阿坝县| 尚志市| 河曲县| 海丰县| 余姚市| 西城区| 山丹县| 无为县| 梁河县| 裕民县| 来凤县| 德令哈市| 汕尾市| 临洮县| 漳浦县| 嘉善县| 金川县| 凯里市| 弥渡县| 黄大仙区| 德化县| 随州市| 西畴县| 宁河县| 拉孜县| 英吉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