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33章 軍隊要專業化-《風雨大宋》


    第(2/3)頁

    杜中宵點點頭,問道:“那你想讀些什么書?”

    十三郎道:“好男兒生于世上,當用刀槍搏富貴,有兵書讀最好。”

    杜中宵笑道:“你既有如此想法,也不錯,過些日子我為你找些兵書來。不過,要帶兵打仗,除了兵書之外,還有兩種書必須要讀。如若不然,將來終不會有大出息。”

    十三郎奇道:“不知是哪兩種書?其實我聽說陣前為大將,讀書并沒有多少用處。禁軍諸將,許多人字都不認得,兵書也讀不了,不一樣帶兵征戰,位至將帥。”

    杜中宵搖了搖頭:“此一時,彼一時,不認字讀書將來沒什么大出息。除了兵書之外,還要讀歷朝史書,知興亡得失。不只讀史書,還要學會書算。不會書算,許多事情是做不了的。”

    十三郎聽了笑道:“官人,讀史書我知道是為什么,書算又有什么用處?”

    “不會書算,如何計算行軍打仗?敵方有多少人,能排出什么陣勢,如何進攻,如何運動。我軍有多少兵力,當如何應戰,打起來之后勝算如何。隨時知道手下兵力,隨著戰場敵我變化,心中清楚明白雙方實力對比。古人言運籌謀劃,先運籌,就是算。算不是算神鬼天命,而是算兵力,算糧草,算地理。你算得越是清楚,謀劃越有針對性,戰事于你便如在指掌之中。”

    十三郎撓了撓頭:“官人,這種事情我卻是從沒聽說過。”

    杜中宵笑道:“沒聽過不稀奇,幾百年來,運籌謀劃本就一代不如一代了。唐設藩鎮,朝廷所重者領兵大將,對于籌劃者多不看重。但對于前線的統兵大將來說,卻知道少了這些人,兵勉強可帶,仗就無法打了。唐朝之衰,始于安史之亂。安祿山起兵時,最得他信任一起謀劃的,就是他手下的孔目官。本朝立國,擁立第一功是趙忠獻公,本為太祖掌書記。澶州之前楊延昭守北地,號為‘鐵城’,朝廷倚重。然因其不通文字,被小吏周正所欺。這些事情就是告訴你,要領兵打仗,就通吏事,有書算的本事。”

    此時的知州,全稱是知軍州事,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其實就是從晚唐五代的藩鎮延續而來。官員出為知州,向來被視為方面之官。理論上來說,其權限與藩鎮相差不多,只是人事權、監察權和一部分財政權,被朝廷收回而已。宋朝避藩鎮之禍,主要是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收其錢谷,及財政權被逐漸收到了三司手中。另一個就是斬其爪牙,即其幕僚和參曹官僅存其名,成了朝廷委任的官員。其親兵衛隊,同樣僅存其名,成了衙門的公吏差役。

    后人多看重奪知州的財權和廢其親兵,其實幕職和參曹官被廢才更加要害。沒有了這些,就斬斷了軍隊和地方的聯系,軍隊無法插手地方事務。知州雖總管軍政民政,卻已經沒有把兩者捏在一起的手段了。

    從安史之亂藩鎮坐大開始,掌管錢糧公文的那些人便就是其絕對核心。安祿山起兵時商議的,是其孔目官。宋太祖奪天下,倚重的是他的掌書記。沒有這些核心人員,僅靠著掌控軍隊,其實很難對朝廷形成威脅。有了這些不起眼的心腹,方面大員手下其實就是一個小朝廷,可以迅速形成完整的統治體系。

    藩鎮為禍之前,和平時期的叛亂,多是有著小朝廷的太子或者地方王室。藩鎮形成,有著自己的統治體系,手下有兵有錢有糧有地盤,天下就分崩離析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两当县| 昆明市| 门头沟区| 昌图县| 乌什县| 双柏县| 新建县| 河东区| 剑川县| 龙门县| 海盐县| 南雄市| 苗栗市| 长泰县| 鲁甸县| 井冈山市| 中西区| 江西省| 巴彦县| 晋中市| 武胜县| 疏附县| 宽甸| 新密市| 松桃| 东乌珠穆沁旗| 镇平县| 安西县| 罗源县| 奉节县| 华亭县| 忻州市| 虹口区| 安义县| 洪洞县| 沙河市| 富平县| 沁源县| 嘉义市| 安康市|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