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回頭路-《風雨大宋》
第(2/3)頁
每過幾年,就有將領到各地揀汰廂軍,身材高大、武藝常的人選入禁軍中。進入禁軍后再層層選拔,其中的精銳,如諸班直、上四軍、和拱圣、云騎等軍,無不身材強壯。鐵甲用在這些人身上,正是好馬配好鞍,用對了地方。好鋼打造的軍器,加上穿鐵甲的強壯士卒,三衙自認現在禁軍戰力強了許多。
杜中宵也知道禁軍的情況,聽石全彬不斷說著鐵甲的好處,對于營田廂軍裝配不多,心中顯然有些輕視。不由想起一句話,子彈是懦夫,刺刀是好漢。刺刀又算得了什么好漢?顯然在朝中將領眼里,長斧大刀比刺刀更有資格做好漢。
到了校場,看十三郎集結的演示隊伍,站在那里整整齊齊,石全彬道:“奇怪,怎么不見弓騎?”
十三郎叉手:“回團練,我們軍中沒有弓騎。凡非鐵甲重騎,輕騎例裝騎槍一支,以代弓弩。”
“用騎槍?”石全彬看了看杜中宵,“什么是騎槍?也是火槍么?”
杜中宵點頭:“不錯,騎槍比弓弩方便許多,軍中的騎兵都是用騎槍。與步兵用的火槍相比,騎槍短一些,一般為雙管,可以連續兩,裝填也方便許多。當然,威力就比步兵火槍差得遠了。”
“原來如此。”石全彬沒再說話,顯然不知道騎槍代替弓箭是個什么思路。宋軍的騎兵,比步兵還要重視弓箭,大多都是弓箭手,練的是騎射戰術。一般騎兵,都是八九成用弓,一兩成刀槍。平時訓練也是以射箭為主,直射、輪射等等。樞密院要求練習的“之”字射,已經是非常先進了。說到底無非是盡可能在有效的距離內,能夠射出更多的箭。
出現這種局面,先是步兵的展,正面進攻能力增強,騎兵沖陣的效果降低。正面對陣,宋軍一般是用步軍長兵器破敵,協同的騎兵利用機動優勢,攻敵弱點,擴大戰果。這種時候的騎兵,更多是騷擾牽制的作用。與契丹黨項作戰時,已經列陣完成的步兵軍陣,并不怕對方騎兵沖鋒。
騎兵重要,主要是在其機動性,包括戰場間的機動性和戰場機動性。宋軍騎兵的使用,極少出現在正面對陣時,以步兵為主。這與現實有關,也跟長時間缺馬的傳統有關。但另一方面,騎兵的機動性決定了,他們可以選擇合適的地方下馬作戰,步兵有的,他們大部分都可以有,比步兵更加靈活。
見石全彬不說話,十三郎吩咐面前的騎兵,按照日常訓練,分別演給石全彬看。
一切都有規例,帶隊的軍官訓練,分成幾隊,各自取了騎槍,如禁軍騎兵射箭一般,演示騎射。無非是直射、輪射,根本沒有此時樞密院提倡的“之”字射。石全彬看了,心中不由搖頭。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冈山市|
云和县|
北宁市|
二连浩特市|
都匀市|
玉环县|
林州市|
镇安县|
常山县|
麻栗坡县|
清水河县|
榆树市|
馆陶县|
青河县|
青河县|
封丘县|
昌邑市|
东乡族自治县|
岑溪市|
宁南县|
定安县|
拉萨市|
忻城县|
浙江省|
宝清县|
武邑县|
榆中县|
南京市|
西宁市|
新蔡县|
兴宁市|
哈巴河县|
潜江市|
门头沟区|
南岸区|
东乌|
舞钢市|
名山县|
高雄县|
安化县|
富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