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55章 殺人滅口-《風雨大宋》


    第(1/3)頁

    見杜中宵態度漠然,十三郎道:“待制,依我看來,契丹人也沒什么了不起!今日一戰,我五百鐵甲敵陣中殺進殺出,無一人陣亡,只是傷了三十多人。雖說有鐵甲,可以一敵四,不弱于契丹了!”

    杜中宵道:“我什么時候說過弱于契丹了?契丹精兵來自王帳,來自大貴族各部,你新補入人精兵可是上四軍,多少人中選出來的,怎么可能會弱了?”

    十三郎摸了摸腦袋:“我聽石團練說,契丹兵強,本朝兵馬不如,待制聽了,也覺得如是。”

    杜中宵搖了搖頭:“我什么時候說契丹兵強了,我說的是契丹軍強。百年間,契丹人面對中原,穩占上風,基本沒有甚么敗績,人人都覺得他們強。等到打敗他們了,也就沒人這么說了。”

    不是杜中宵認可石全彬說的話,而是他對這種說法早已經麻木了,而且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不過就是敗者的自我欺騙。因為失敗,因為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就有聰明人開始找病因,開藥方。實事求是在他們眼里太低級,一定要找到一鳴人,找到他們認為最根本原因。

    有的人說因為沒有馬,有的人說游牧民族高大耐勞,還有的人說政治制度不行,有的人更聰明,說是因為漢人的文化不行,更有那不食人間煙火的,說是人種不行。當然,杜中宵看過了歷史,知道沒有馬靠不住,有馬軍隊腐化了也打不過。高大耐勞更無從說起,禁軍比此時的契丹和黨項軍都高大許多,吃苦耐勞的是漢人,騎奢淫逸的恰是胡人兵士。說政治制度不行的,更加神奇。認為軍隊能打,就要給帶兵的足夠好處,最好的就是世襲貴族制度,用別人的血肉養著他們,一心要開歷史的倒車。說文化不行的,思路就無比清奇了。明明是軍隊打不過敵人,卻說是民族文化特別是文人不行,兩千年文明都是臭的,最后被人欺侮是因為這本就是個糞坑。越是屢戰屢敗的軍隊,越是得到他們的青睞,那些有戰斗力的,反而要被他們挑出諸般毛病來。至于從文化到人種全部否定了的,意見更簡單,文化上做外國人,基因引進外國人的。男人娶了外國媳婦是為國爭光,女人嫁給外國人是給本民族換種換血,怎么樣都是好事。報紙和種節目里,無數的人在吹捧混血兒,他們最漂亮,他們最聰明。這個群體被岐視兩千年,幾十年就還回來了。

    杜中宵實在見過太多,因為失敗了,因為不只是在戰場上失敗了,就連文化上也被打敗了,便就跪在地上再也站不起來。此時稱胡人為腥膻之風的習慣,常年不洗澡、茹毛飲血、暴虐殘酷,在他們的嘴里成了男子氣概。就連毛孔粗大、渾身是毛、一身狐臭都成了有男人味。而溫文爾雅、有禮有節,在他眼里就成了迂腐,成了沒有狼性,他們覺得自己是要做野獸的人。

    跪在地上的時候,甚至連精神也匍匐在地,去舔別人臭腳的時候,哪里還知道真善美?除了吹捧自己舔的那只臭腳丫子,還聞得出香臭嗎?喜歡動輒說是文化不行的人,恰恰多是文化人,一種是認真反思的,還有一種是追求一鳴驚人的。他們未必有反對文化的能力,更喜歡的,是把以前的文化人,重重一腳踩在腳下,用自己不知道從哪里東看一眼、西聽一耳朵來的幾個名詞,自鳴得意。

    會做的不如會說的,會說的不如會諷刺的,會諷刺的不如會罵的,會罵的不如會耍橫的,會耍橫的不如成群結隊的。無非是文人怕文棍,文棍怕文痞,文痞怕成群結隊的文棍加文痞。

    杜中宵曾經由單位組織上過培訓課,請來的老師就是如此。講臺上滿口胡言,沒一句有用的,最喜歡的就是吹噓。自己是國外哪所大學的,導師是什么人,回國之后他們就是祖師。最大的戰績,就是因為一位超大企業的老總不認他們說的,組織一群同學、同事、同流合污的,占據各種雜志罵戰。這就是典型的文痞嗎,他們組織起來,扯起大旗,罵得別人都不敢說話。有什么辦法?哪有那么多人不要臉?

    杜中宵學過歷史課的,課本上面對中國歷史的定性就是,宋朝封建帝國基本成熟,越往后越成熟,到清朝達到頂峰。為什么?無非是軍隊從制度上就是一盤散沙,對內鎮壓有余,對外作戰不足。越到后期越是積重難返,對外敵一次比一次難看。這種說法,封建和合在一起,透著一種詭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城市| 大城县| 太仆寺旗| 嘉定区| 获嘉县| 乌兰浩特市| 军事| 建湖县| 南乐县| 海南省| 威远县| 灵寿县| 邯郸市| 博兴县| 潍坊市| 甘孜| 高邑县| 永清县| 西藏| 丹棱县| 项城市| 嘉善县| 蚌埠市| 塔河县| 青龙| 衡水市| 北碚区| 衡东县| 枣庄市| 翁牛特旗| 莫力| 湟中县| 永善县| 东海县| 义乌市| 绥宁县| 安图县| 广安市| 遂川县| 墨江| 民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