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帶話就是-《風雨大宋》
第(3/3)頁
圓治道:“久聞大相國寺之名,一直心向往之。什么時候去走一趟,才遂心中之愿。”
當直起身,杜中宵和富弼一起,陪著圓治到了后衙。
為了防焉耆發兵救高昌,張岊帶著將領在高昌南邊的谷口扎營,并不在柳中。這里的重要官員只有杜中宵和富弼,清靜許多。
分賓主落座,杜中宵持酒,對圓治道:“朝廷發兵征高昌,是世俗事,與大師無關。今日大師且痛飲一杯,用些酒肉,明日回到高昌,讓北庭汗王早日投降就是。”
圓手持酒杯,道:“節帥的話,我一定帶到。北庭汗王如何,卻不是我能左右的事情。”
杜中宵道:“無妨,不管他如何做,都與大師無關。如果北庭汗王不降,到時攻城的時候,大師只要守在寺廟中即可。我自會吩咐軍兵,保護寺廟,不與大師沖突。”
圓治謝過,三人一起飲了一杯酒。
酒過三巡,用了些酒菜,話題慢慢放開,杜中宵問起西域的佛事。
圓治道:“黑汗國宗教不同,他們境內原則上不許宣揚佛事,自不必說。高昌國里,現在是每一大城有一都僧統,統管佛事。原則是各都統互不統屬,各城自治。”
杜中宵聽了,道:“這與中原不同。中原有功德司,有僧錄,天下僧事統一管理。以后西域這里可能也一樣,要設僧錄,歸于功德司下。”
圓治合十:“既歸于朝廷治下,自該依朝廷律法。”
宋朝是由開封府兼管功德司,天下僧侶都要考試才發度牒,與西域大不相同。依西域佛國,這么多的僧人,是沒有那么多度牒的。畢竟除了考試發的度牒,天下僧侶的度牒大多其實來自買賣,一年要不少錢呢。既然這里佛國,應該有專門的制度。
杜中宵對佛法所知不多,只是聊些平常事務。倒是富弼不同,他本來就強于記憶,對佛法經典知道的不少,與圓治談論起來,有許多話說。
杜中宵雖然對佛法所知不多,卻知道在政治上,這些意識形態上的東西,是非常重要的。政權對地方的管轄,如果沒有意識形態的支撐,會非常混亂。這個年代,他前世學的那些知識,基本沒有太多的用處,還是要尊重地方。對于圓治,給予了足夠的尊重,為后邊的統治做準備。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原县|
大洼县|
宜黄县|
平昌县|
通海县|
大庆市|
佛山市|
资阳市|
老河口市|
田林县|
昌乐县|
昌邑市|
信丰县|
静乐县|
大田县|
北辰区|
蓝田县|
福安市|
图们市|
朝阳市|
钟山县|
合山市|
尉氏县|
永吉县|
海城市|
鄱阳县|
类乌齐县|
崇义县|
卢龙县|
原阳县|
武强县|
安顺市|
顺义区|
清流县|
贵港市|
台湾省|
定州市|
枞阳县|
大安市|
凤山县|
繁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