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舊人重逢-《風雨大宋》
第(2/3)頁
陳勤對升遷的事情并不熱衷。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只是機緣巧合養(yǎng)了馬,做出些成績。沒有進士身份,不是文官,只是做事的,官場上做不了大官。
杜中宵問起陳勤家事,才知道盧賽賽生了一男一女,現(xiàn)在年紀大了,安分下來,相夫教子,一家倒是其樂融融。與杜中宵相比,陳勤的官職不高,對于普通人來說,地位也不低了,過得還好。
說起公事,陳勤道:“這幾年,官人官位高了,許多事情就不如從前那樣知道得清楚。我在河?xùn)|路的馬監(jiān)這些年,從河曲路運不少好馬來,幾年時間育出了幾個好馬種。現(xiàn)在幾處馬監(jiān),正想著把那馬種引進中原,是以調(diào)我回來。不過中原的幾處馬監(jiān),能留多久,實在說不好。”
杜中宵道:“你這就說錯了,只要中原能養(yǎng)馬,中原的馬監(jiān)就不能夠少了。京城禁軍用馬,還是中原來養(yǎng)最好,邊疆運來路途太過遙遠。”
宋朝的國策,京城禁軍要與地方軍隊抗衡,人數(shù)必然不會少。中原能養(yǎng)馬,他們用的當然是就近來最好,僅省下的運費,就足以支撐幾處馬監(jiān)。當然以后馬監(jiān)必然會被裁減,有了西北養(yǎng)馬,外地禁軍就不需要中原養(yǎng)的馬了。有了馬種交流,馬的質(zhì)量也可以穩(wěn)定。
更重要的一點,隨著鐵監(jiān)制的機器農(nóng)具推廣,中原對大牲畜的需求遠大于以前。兩湖的牛,西北的馬,現(xiàn)在都有廣闊的市場。不過,這些大牲畜總要有地方品種,外地輸入的只能夠作為補充。
杜中宵對此還是很清楚,西北的大牲畜,最重要的是保證品種來源,還有軍隊所用。民間用的大牲畜,要靠中原慢慢培養(yǎng)出適合地方的品種,自己養(yǎng)殖。與牧區(qū)比起來,只要發(fā)展正常,農(nóng)耕地區(qū)的牲畜保養(yǎng)量大得多。牧草比不過草原,農(nóng)耕地區(qū)的精飼料卻不是牧區(qū)比的。
說著這幾年的近況,看看過了午后,杜中宵道:“我們出去找個酒店,飲兩杯酒,說說這兩年的事情。為官多年,越來越想念你們這些舊人了。對了,十三郎也在京城,我派個士卒,把他喚來。”
陳勤自然答應(yīng),隨著杜中宵,出了御史臺。
兩人沿著御街西邊而行,到了鐵屑樓,杜中宵道:“這也是京城名樓,離著我家最近,卻還沒有進去過。便在這一家吧,看看到底如何。”
兩人進了酒樓,一個小廝引著到了二樓臨街的閣子,問了酒菜,自己離去。
酒菜未上,十三郎便被杜中宵派去的士卒引著,找了過來。進了閣子,與陳勤相見大喜,猛地抱在一起,久久不能分開。他們是在亳州時多年的交情,非是尋常人可比。
分別落座,酒菜上來,杜中宵道:“我們多年未見,且飲一杯酒,說些閑話。”
飲了酒,十三郎道:“前些日了得了哥哥的信,說是要調(diào)到京城來,我便時時等著。許多日子,終于是來了!想起當年我們在亳州的日子,許多事情還歷歷在眼前。”
陳勤道:“是啊,那個時候隨在官人身邊,什么事情都不想,哪里會想到有今天。”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南区|
巴林右旗|
巧家县|
仁化县|
松溪县|
仙桃市|
象州县|
和硕县|
冀州市|
延津县|
景东|
龙井市|
平泉县|
宜昌市|
金阳县|
涟源市|
凤山市|
兴安盟|
滕州市|
崇义县|
乌拉特后旗|
闸北区|
深水埗区|
福贡县|
柳州市|
庄河市|
新晃|
白河县|
嘉善县|
锡林浩特市|
师宗县|
绥化市|
加查县|
天台县|
陇西县|
左贡县|
嘉荫县|
理塘县|
哈巴河县|
开化县|
吉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