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天章閣講武-《風雨大宋》
第(2/3)頁
趙禎嘆了口氣道:“你說的簡單,要學起來談何容易?狄青自士卒到太尉,在軍中數十年,只知道上陣殺敵,到現在學這些自然就吃力了?!?
杜中宵道:“世事變化太快,是沒有辦法的事。狄太尉以樞密使之尊,難進軍校學習,已經是很難得了。不過,指揮作戰,朝廷自該有章程,指揮官依章程行事。狄太尉在鎮戎軍,臣感覺,只怕是那里沒有章程,朝廷也沒有為其配備足夠力量?!?
趙禎道:“該配備的人力物力,自然都配了。只是能不能發揮作用,讓人生疑。”
杜中宵想了想,道:“全軍整訓之后,作戰指揮歸樞密院,軍政歸三衙。今日議事,臣感覺樞密院對于前線,所知道的并不多,難以做到全局指揮。”
趙禎道:“中丞,改革朝政,哪里是那樣簡單的事情。必須一步一步來,步子大了,就容易出亂子了。軍政歸三衙,原來的三衙,除了幾位主管將領,只有公吏三十余人,哪里管得過來?增加官吏,這些官吏在哪里?禁軍的將領,許多人大字不識,做不來這些事情。只能夠拉長時間,一點一點,把舊的將領換掉,才能做到。現在三衙和樞密院,并沒有按照軍政軍令,各自分開。”
杜中宵點了點頭,表示明白,有些無奈。說到底,趙禎是不希望對軍隊有過于劇烈的改變。好處當然明白,可一旦劇烈變革,就涉及到大量人事變動,作為皇帝哪里敢放手。今天趙禎已經說得很客氣,實際就是皇帝不懂,不敢放手變革。
見杜中宵不再堅持,趙禎點了點頭,起身道:“諸位隨我來?!?
把旁邊的一扇大屏風拉開,就看見后面是一張大桌,上面鋪了一張巨幅地圖。
趙禎道:“這是依據鎮戎軍前線所報,命軍校里的人制出來的。上面標了敵軍大致布置,還有我軍的位置。朝廷大臣多不知軍事,今日議事,縱然有這地圖,也難以拿出來。中丞是曾經帶軍打仗的人,對著地圖說一說,這一仗到底如何。”
杜中宵和歐陽修、王珪、胡宿三人上前,看著地圖。地圖是專家繪制,非常精準,上面標得也很詳細。上前一看,雙方態勢一目了然。
趙禎指著地圖道:“現在我軍近三十萬大軍,聚集在鎮戎軍周圍十里的山谷內,各部位置,都已經標在地圖上。狄太尉軍略,是聚集大軍,沿著葫蘆川向北進,取黨項賞移口。而后在隋朝蕭關附近分兵兩路,一路取韋州,一路取西壽。”
杜中宵點了點頭:“要攻靈州,韋州和西壽監軍司必取。其實,本朝大軍要沿葫蘆川攻敵,黨項的天都山防線,應該提前解決掉。吃過火炮的虧,現在黨項天都山的各城,都經過加固,小的據點主動放棄了。真正能威脅我軍的,只有韋州和西壽兩座軍城?!?
趙禎道:“中丞覺得,狄太尉如此布置并沒有問題?”
杜中宵搖了搖頭:“三十萬大軍,在山谷中聚在一起前進,太過于擁擠了。按照正常,應該分成幾路。依我在河曲路的經驗,一路人馬以三到五萬人合適,再多就難于管理。狄太尉大軍,按此應該分成六路到八路人馬,各自分配任務。韋州和西壽監軍司,黨項的兵馬不多,防守也不強,一路兵馬就足以攻下那里。所以按照正常,應該以一路人馬先行,掃蕩天都山中黨項的各處小股駐軍。而后以一路向西攻西壽監軍司,另一路攻韋州監軍司。中路大軍沿葫蘆川直行,去攻鳴沙。如此一來,大軍堪堪展開,不致太過擁擠。現在大軍聚集一處,實際上大部分軍隊,只是隨行而已,無法作戰?!?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阳市|
新沂市|
河津市|
宜黄县|
阜新|
于都县|
横山县|
灵石县|
蛟河市|
富宁县|
邵武市|
陵川县|
噶尔县|
永安市|
华亭县|
仲巴县|
新沂市|
双桥区|
台山市|
青田县|
阳东县|
山东|
湖南省|
阿图什市|
灵台县|
炉霍县|
依安县|
大英县|
松潘县|
莱芜市|
原阳县|
武鸣县|
临颍县|
句容市|
邵阳县|
晋江市|
沧源|
吉水县|
加查县|
东至县|
云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