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懼其不來-《風雨大宋》
第(1/3)頁
崇政殿里,趙禎和一眾大臣一起,圍著看桌子上的朔州一戰地形圖。在杜中宵眼里,這副地圖比較粗疏。畢間以前沒有準備,現在的時間太緊,繪不出詳細地圖。便在趙禎眼里,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以前作戰,哪里見過這種場面。都是依據前線奏折,眾大臣侃侃而談。
杜中宵指著地圖道:“最近桃花水漲,灰河除了上游過了陳家谷口,都不可涉水過河。龐籍早就命人收了河上全部的渡船,大同府到朔州的谷道雖寬,卻被分成兩部分。西側較窄,是契丹進朔州應該走的道路。其要害,就是這里,馬邑縣城?!?
趙禎點了點頭:“原來如此。趙滋和賈逵兩軍部置在這里,后方龐籍三萬大軍守城,是這個原因?!?
杜中宵道:“此戰部置,大約如此。在馬邑縣城那里,灰河離著西邊的山城較近,不能夠部置大量軍隊,是賈逵所部三萬余人防守。趙滋所部五萬人,在灰河東岸,有浮橋通到西岸。契丹要攻趙滋,就必須從應州以上過河。打不敗趙滋,就沒有辦法到河西岸去。就是打贏了,趙滋還有到西岸,把浮橋燒掉的退路。那樣一來,契丹大軍被隔在河東岸,與賈逵所部隔河對峙,這仗就不必打了?!?
文彥博道:“契丹大軍在河東,可以駐扎些日子,重新制造渡船就是?!?
杜中宵道:“相公,契丹現在六十萬大軍在大同府。且不說這些人里有多人能戰,最少他們是要吃飯的。契丹兩帝爭了五年,重元早就把大同府治下搜刮一空,這六十萬人的口糧,都要從幽州運來。僅僅是運口糧,契丹能夠支撐多久?龐籍和樞密院估計的差相不多,都認為這一戰不會長久,大約是一個月左右。除去行軍,除去布置,契丹哪里能夠等到造渡船?”
文彥博愣了一下,才發現自己沒有考慮契丹的困難。兩帝相爭五年,這一次洪基興滅國之兵,現在已是強弩之末。現實情況不允許洪基長時間作戰,他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取得最大戰果。
張廣平道:“自兩年之前,中京道的契丹人多不順從太后,投到了洪基之下。從那時起,重元便就非常困難,對屬下的盤剝很重。到了現在,大同府治下已經沒有余力,再支撐四十萬人?,F在洪基所部的口糧,都是從幽州運來。幽州百姓,被迫服勞役,支撐不住了。”
趙禎道:“契丹此次是興舉國之兵,再無余力。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也?,F在看來,契丹南下,也只能一鼓作氣,與我軍戰上一場而已。只要擋住他們,他們就只能退去。”
杜中宵道:“陛下說的不錯。所以此戰的布置,是以賈逵所部當正面,側面趙滋掩護。如果契丹不走灰河東岸,而是沿西岸進攻,則趙滋的炮兵,隔河幫助賈逵?!?
曾公亮道:“炮兵能打到灰河對岸?”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敖汉旗|
福泉市|
香港|
响水县|
奉化市|
黄浦区|
广西|
两当县|
临武县|
清水河县|
富川|
通化市|
贵港市|
桐城市|
措美县|
封开县|
福建省|
板桥市|
旌德县|
永宁县|
土默特左旗|
治多县|
彭泽县|
大渡口区|
鸡东县|
辉县市|
敦煌市|
沙河市|
安丘市|
华安县|
金寨县|
泉州市|
辽宁省|
灵璧县|
三门县|
富裕县|
临武县|
桑日县|
开远市|
巴青县|
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