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有人來,有人走-《風雨大宋》
第(3/3)頁
此時做零工,一天約有百文,開封府這些地方高一些。如果管飯,就只有五六十文。禁軍兵員一月三貫,實際上是高薪了。新軍制下只需服役五年,不再是一輩子從軍,不用管家里,待遇非常豐厚?,F在軍中花費的大頭,是槍炮等裝備,軍人薪資花費并不重。
一個兵員一年三十六貫,八十萬大軍,一年也不足三千萬貫。加上將領的俸祿,也不過六七千萬貫而已。這個數目,在現在財政收入大量增加的情況,并不離譜。以前歲入一億貫石匹兩的時候,大約七萬用來養軍,也有六七千萬貫。當然,那是包括大量實物的,現在只是貨幣。
整訓后的宋軍軍費,大約是一年一億五千萬貫,包括全部花銷。這個數字,對于現在的朝廷財政收入來說,并不離譜,中書還有余力做各種大工程。
孫衍領了號牌,與甲字第八營的新兵站在一起,仍然極是興奮。一個月三貫錢,自己一輩子還沒有賺過這么多錢。沒有人和他說話,自己心中算著,一個月發一貫,可以買什么。五年之后除役,還可以再發一二十貫,好大一筆錢。在自己家鄉,一百二貫可以買近百畝地,足以成為殷實人家。
開封府的西門外,火車站旁,確定到兩湖營田的士卒正在排隊上車。此次先行的只有士卒,家眷要等兩三個月后,才一起前去。家人分離,一片愁云慘霧。
李參站在高處,看著凄凄慘慘的離別景象,對身邊的向綜道:“下一次,不要讓家眷送行了。營田本是要鼓足干勁,結果上車的時候,卻是這么一副樣子?!?
向綜道:“提舉,這是第一批,人人都不知道兩湖的樣子,難免如此。若是做得好,消息傳回京城里,大家自然就是一樣了。這些人到澧陽、安鄉營田,那里都是平地,只要肯吃苦,自然有好日子過?!?
李參點了點頭:“最開始,也不好讓他們到艱苦的地方去。先在平地扎下腳跟,有了好名聲,去營田的人才不會懼怕。若是一去就吃苦,只怕會出亂子?!?
說完,目光銳利。這些禁軍老卒,可是難管得很,真出亂子,不是小事。禁軍軍紀堪憂,若不強力彈壓,難說會出現什么情況。朝廷為了安撫人心,營田的老兵待遇不變,沒出產糧食前,一樣是一個月三貫足錢。而且營田初期,都是統一吃飯,還要安排他們的住處。對于營田務來說,負擔沉重。
今年禁軍整訓,加上兩湖的營田,軍費開支大增。兩者相加,花的錢不下兩億貫,中書對此腹誹不已。為了支付軍費,全國很多鐵路等項目都暫緩,全力支持。對于李參這些人,朝廷花了這么多錢,如果做不出個樣子來,可是不好交待。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滕州市|
绍兴市|
吉林市|
耒阳市|
大宁县|
含山县|
团风县|
平武县|
西充县|
广元市|
安阳县|
巩义市|
孝感市|
西华县|
胶南市|
滁州市|
故城县|
驻马店市|
江陵县|
吉安县|
太康县|
阿鲁科尔沁旗|
伊川县|
东光县|
高青县|
高清|
高陵县|
盐津县|
曲周县|
长寿区|
阿鲁科尔沁旗|
扶风县|
法库县|
内江市|
连云港市|
华蓥市|
刚察县|
马鞍山市|
咸宁市|
河北区|
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