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南線出兵-《風雨大宋》
第(2/3)頁
這個時代,交通慢,信息流通得也慢。人們的思想,很難跟上劇烈變化的時代。契丹人眼里,自己還是那個戰無不勝的大帝國,宋朝的軍力絕比不上自己。哪怕有懷疑的,也會被大環境帶到這種固有的認識中來。其實以宋軍這些年來的戰績,契丹根本就不該南下。但種種因素糾結在一起,就是沒有人提出這一點,依然選擇興舉國之兵。
在南下的時候,契丹人就知道,幽州是支撐不了幾十萬人的。他們的打算,就是快速南下,進入宋境之后劫掠,支撐自己大軍。哪怕攻不下開封府,如同澶州之戰一樣,最后退回來,也可以劫掠大量的財物。怎么算,也不會是虧本生意。卻沒想到,宋軍堅壁清野,城池又特別難攻破,幾十萬大軍在宋境一無所獲。需要的糧草,全部都要從本土運來,最近的幽州遭災最重。
現在的幽州,除了很小一部分的契丹忠臣,大多數都早巴不得宋軍快來。宋軍不來,供應契丹軍需的難度,也實在讓人受不了。
永靜軍城外,十三郎對劉渙道:“太尉,此去滄州,按說我們該分兩路。只是我為騎兵,你部為步兵,兩軍分開,都沒有好處。不如就合兵一處,我的騎兵為你左右翼,直取契丹如何?”
劉渙道:“如此最好。滄州有契丹二十余萬兵馬,我們合兵一處,才可與他們抗衡。帥司命我們拖住契丹人,不讓他們的主力北回,做到也不容易。”
十三郎道:“也未必。依以前在河曲路作戰的例子來看,到了五萬大軍這個數目,似契丹大軍,兵力再多也沒有用處。無非是我們難消滅他們,他們要打敗我們也是妄想。”
劉渙道:“河曲之戰,契丹和黨項不知火炮威力,一時大意,才能如此順利。現在不同,契丹不但深知火炮威力驚人,自己也制了炮,不一樣了。”
十三郎笑笑,不再反駁。不管是自己人還是敵人,對于杜中宵開拓河曲路,立下的驚人戰功,總是找各種各樣的理由解釋。就是不想承認,杜中宵有那樣的能力。
永靜軍到滄州一百余里,契丹在五十里外,有一座五萬人的軍營,專門防十三郎等人。
兩軍啟程,天近傍晚的時候,到了契丹軍營的十里之外。
劉渙道:“我們何不再趕一些路,到契丹軍營附近。明日一早,便就可以進攻。”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密县|
塘沽区|
天峨县|
霞浦县|
香河县|
乳源|
永嘉县|
雷波县|
呼和浩特市|
柯坪县|
平定县|
涟源市|
富源县|
改则县|
黔西|
文山县|
阜康市|
九江县|
乌拉特前旗|
门源|
泗水县|
屏东县|
上蔡县|
涿鹿县|
双桥区|
冷水江市|
松阳县|
门头沟区|
新疆|
阳城县|
嘉黎县|
林甸县|
伊吾县|
扬中市|
靖远县|
醴陵市|
元江|
东阳市|
平顶山市|
扶风县|
嘉峪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