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分而治之-《風雨大宋》
第(1/3)頁
過了豐州,一路北上,耕地越來越少,草場越來越多,慢慢進入了契丹起源的核心地區。這里依然是農牧結合的地區,只是農業占的比重越來越小,牧業慢慢成為主要生活方式。
杜中宵看著綿延的草場,心中明白,大軍已經慢慢進入了世界上最大的草原之一。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里應該是后世內蒙古地區,沿著幾條河流,形成了廣大的草原。北方大草原的蠻族南下,走西邊就要占據河曲和河西走廊,走東邊就要占據這里。有這里做后盾,不斷攻略中原。
明朝最后被后金打敗,一個原因就是這里被滿清統治者征服,一路直到燕山腳下。之后明朝就處于被動挨打的局面,不出擊這里,守是很難守住的。有千日做賊的,哪里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中原的穩定,必須要占領河西、河曲和這一帶,才有穩固的邊防,把入侵的蠻族擋在外面。
占領臨潢府之后,從河曲路出發,修鐵路過陰山,一路東來。到大興安嶺下,選擇合適地點,穿過大興安嶺,一路修到東京道。這條鐵路修通,只要中原不出特別大的亂子,此地就平定下來了。對于游牧民族,鐵路是利器。一旦修通,他們就失去了發展壯大的縱深和時間。
過了潢河石橋,便就是契丹的饒州長樂縣。契丹官員已經等在城外,迎接宋朝大軍入城。
看著城外迎接的契丹人,王凱小聲對杜中宵道:“太尉,已經快到臨潢府了,怎么契丹人反而不再抵抗了?豐州還是我們大軍到了城下,他們才舉城而降。現在饒州在我們到之前,就早早迎了出來。”
杜中宵道:“契丹已經沒有兵了,他們還打什么呢?前邊大定府的兩萬契丹軍隊,就是契丹最后的兵力了。臨潢府說是有近萬人,那里是契丹起家之地,有多少人能上戰場,可是說不準的。”
王凱和趙滋點了點頭。心中明白,宋軍輕易攻下大定府,讓契丹人終于明白,失敗已不可避免。現在各地只看宋軍什么時候到達,已不做抵抗打算。
這一點也讓杜中宵感慨萬千。游牧民族終究與漢族不同。游牧民族初起,兇猛異常。隨著他們占的地方越來越多,裹挾的人口越來越多,加入其中的其他力量越來越多,往往如洪流般,橫掃一切。而中原政權,初起的時候則小心異異。漢有白登之圍,唐有渭水之盟,等到力量穩固,才能威壓周邊。而當國家民族面臨危難之時,漢族往往百般周旋,仁人志士峰起,尋找一個能從危機中出來的機會。而這些游牧民族就沒有這種韌性了。國破家亡,大把的人拱手而降,尋找新時代的生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吉县|
龙井市|
广西|
柳河县|
建湖县|
邓州市|
黑河市|
保山市|
孝感市|
铁岭县|
湟源县|
泗水县|
云浮市|
广西|
福海县|
平湖市|
墨玉县|
乌拉特前旗|
乌拉特中旗|
江油市|
永平县|
台中市|
和林格尔县|
利津县|
安阳县|
江口县|
温泉县|
夏河县|
赞皇县|
磐安县|
专栏|
定州市|
长治市|
西安市|
海安县|
辽中县|
锦州市|
南开区|
屯门区|
共和县|
枣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