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下已經是四月了。 他們這邊習俗不算陽歷的,都是按著農歷來算的。 四月是草木長得很旺盛的季節,加上前些天不是還下了幾天的雨嗎? 這一場春雨下來,山里的草木長得那叫一個旺盛。 這一大早的,喬念瑤就跟著馬老一起進山了。 “也不知道咱們今天能不能遇上老山參。”喬念瑤吃著雞蛋餅說道。 小老頭雖然是想要把好東西往家里摟,但也看得開,“還是要以辨藥為主。” 山寶能遇上當然就是好事,但要是沒能遇上,也不要太失望不是? 畢竟今年能采到這么多棵,這都是不得了的事了,感覺跟做夢似的。 喬念瑤當然表示應下了。 接下來的時間,也是跟著她師父一起學習辨藥。 提到這個,也得夸馬老一聲了,因為他真的是學識淵博。 什么藥草藥材都認識。 “師父,你怎么懂這么多的,都是跟師公進山學的嗎?” “那當然,以前為師跟著你師父都不知道走過多少座大山了。” 辨藥這是入門第一件要學的。 雖然他醫術上面的造詣被師父評價為最差的那一個,但師父評價的最差,若是拿出來外邊比,那也夠指點江山用的了。 進山里辨藥認藥那都是小兒科。 “這個本事要好好學,藥材跟藥材之間很容易弄混的,還有藥材的年份,你也要學會辨認,有些個奸商就會以次充好,還會將病變的藥材重新處置再拿來賣!”馬老說道。 “這些要怎么辨認?” 馬老倒是不急,“慢慢來,先把山里的藥材都辨認好了,再學習后面的。” 以前師父他老人家就是這么教他的,現在他也這么教自己的徒弟。 “雖然辛苦了點,不過這些學會了受用終身。”馬老又道。 以前他跟在師父老人家身邊學這些的時候,就老是想偷懶,為此可真沒少吃師父的教訓。 后來長大了,學會了,就懂得師父的良苦用心了。 學會醫術,真的是不管走到哪里,都不怕餓死了。 師父這是傳給他一個能一輩子吃穿不愁的鐵飯碗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