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沒什么用,要徹底解決麻里鎮的問題,首先在于承擔較大的壓力,強行壓制本地人和外地商旅的矛盾。”林西岳建議,“這件事,只能依靠縣里長年累月的說服教育,開會是不能起到關鍵作用的,而且很容易引起鎮子里一部分人的貪婪和猖狂,一個不注意就會引起大批人前來圍攻的局面。” …… 這還是新時代的基層? “當然是新時代的基層,就是因為是新時代的基層,這里的扶貧工作才這么難以開展。”林西岳在這一點很理解縣里。 就他知道的,麻里鎮的扶貧干部前后總共委派了三批人。 可就是太重視用“理性的”方式教育人了,反而讓原本就很囂張的一部分人帶著大部分人更加的肆無忌憚。 不把基層秩序整理好,就算人才來了也沒辦法把這里搞好。 要解決麻里鎮的問題,就得下猛藥先解決秩序的問題,規矩不深入人心,這里的發展就是個隨口開的玩笑。 楚建國惆悵了很久。 他還有一個判斷,麻里鎮被孤立的太久了。 南邊的陳鎮有程昭德這么一個強勢的黨委書記,雙橋鎮更是不和麻里鎮打交道,另外幾個方向想來也不想和麻里鎮有任何來往。 這個地方就只能依靠公路運輸的那點沖擊,可交通運輸帶來的好處之外還有大量負面因素。 本地人的孤立加上外面迅速涌入麻里鎮的邪風,自然要反映在發展的結果上。 “還是要下狠心,市委市政府要把麻里鎮的情況當回事,要組織人員來調查,要形成確實可靠的資料。”楚建國想想,“今天就先不進去了,要不然,引起問題可能會更給當地制造不小的麻煩。” 他是省領導,要是在鎮子里引起干群矛盾,省里肯定要給麻里鎮找麻煩。 那反而會激化矛盾。 他想了下,給林西岳加了一個職務。 “麻里鎮的情況很有代表性,市委市政府和市直部門要組織一個研究小組,你來挑頭當這個組長,要搞好研究調查,拿出可行的發展計劃,不要光等著縣里給辦法。”楚建國狠下決心,“在明年年底之前,情況必須得到全面的改善。” 林西岳就知道這種事肯定要他代表市委親自關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