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去鄉(xiāng)村考察之前跟幾個工廠打過交道,他們原來定服裝的廠子被品牌服裝廠兼并了,工服不生產了,我想他們現在應該還沒有找到下一個替代工廠,應該能有每年上百萬純利潤的訂單。”周肖前說完,又多問了一句,“林秘書,市委市政府有沒有考慮北江縣建立一個小型貨物集散中心啊?我們向北發(fā)出去的貨物沒有一個中轉站,很多原本要送到口外的貨物只能在過了河之后建立集散地,成本增加一倍,問題還多得很。” 林西岳心中暗喜。 就這個貨物集散中心,哪怕是省一級甚至市一級的,帶動一兩個鄉(xiāng)鎮(zhèn)就跟吃飯一樣。 “我申請,那麻煩周縣長趕緊給我們聯系一下工廠,爭取下個月就有訂單。”林西岳催促。 幾分鐘后周肖前打來電話。 “別說下個月,這個月就要,工服訂單人家都快下給外地了,我讓他們等兩天,你們能不能聯系到便宜一點,哪怕質量差一點的?爭取先讓人家用到開春,訂單會馬上下給他們。”周肖前催促。 林西岳一攤手,這還要什么幫助? “立馬搬遷!”紡織廠的老板一看縣政府的補貼隨時都能到賬,人家還真不含糊。 兩個小作坊的老板稍微有點猶豫。 林西岳就問他們怕什么。 “這不是長久之計,我們很需要網上的零散訂單,鎮(zhèn)子里要是能建立起最起碼的網絡平臺,以鎮(zhèn)政府支持的名義在網上開店,我們不需要別人幫忙就能養(yǎng)活自己。”兩個老板說道。 那怎么行呢,幫助是必須的。 林西岳聯系縣政府那邊,趙蓀二話沒說,要求縣政府縣人大和土地局建設局馬上就地考察,建設局又通過關系先拿來一批建設材料,當天就能送到麻里鎮(zhèn)。 這下整個麻里鎮(zhèn)算是真正看到了希望。 一幫年輕人奔走相告,小時候的玩伴能聯系到的全部打電話催促他們回來。 林西岳又給他們開了個會。 服裝廠可能不需要有太多的生產技能,可服裝廠能容納的勞動力就那么一點。 大部分人還是要有別的生產能力。 “咱們這些年耽誤的時間太多,現在要跟上發(fā)展就得繼續(xù)學習,”林西岳詢問,“我來幫大家聯系技術學院,由政府部門委托讓人家?guī)兔ε嘤栆幌拢蠹以覆辉敢馊ィ俊? 去了學什么? 林西岳指著寬闊的鎮(zhèn)政府街道:“別的不說,貨物集散中心需不需要工人?需不需要電腦技術人員?” 這么一來,誰也沒發(fā)現,林西岳已經把一批不穩(wěn)定因素分拆成幾個部分,分別放在了工廠、技術學校和培訓學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