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海州的前途,當然不能只看到近期內搞得怎么樣。 陳鎮也是海州市整體的一個縮影。 在扶貧攻堅這幾年里,陳鎮原本的幾十個自然村合并成十幾個行政村,但林西岳老家沒有合并,那本來就是個人口上萬的大村子。 作為距離縣城不太遠,但縣城的發展照顧不上的村子,小村摘掉貧困村的帽子,是依靠市里縣里的脫貧攻堅人員的帶領,和全村群眾的努力奮斗一起作用才能實現的。 不過也不能全面否定一些社會資助。 在小村脫貧的過程中,省里市里的一些企業對小村有巨大的幫助,這一點,無論村里的人還是林西岳都承認。 同時,也有相當一些社會人員對小村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 比如從村里出去的人,在外面打拼出一點成績,要回饋家鄉,人家投資也好直接給錢也好,都對村里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可有一種人,誰都不會承認他們也起到了關鍵甚至決定性的作用。 這些人就是后來跑到村里搞什么投資的一群人。 而且,還是入秋以后搞的。 林西岳眼看著要過年,母親在丁潔家,被丁潔的母親留著不讓回來,林西岳自己也要值班,今年家里肯定沒有人。 他算了一下時間,打算順路回去看一下。 晚上,村里有人打來電話,不是村委會的,是從村里出去,如今全家都在外地生活的一個事業有成的小老板。 在村子脫貧的過程中,這位光捐贈現金就足足超過了一百萬,還有大量的物資,比如給村里修敬老院和幼兒園就是人家花錢買的材料,其它回報村里的人找的工程隊來修建的。 論輩分,林西岳還要管這位叫堂叔。 他很生氣地質問林西岳:“你們是怎么搞的,村里修的道路是我們出的錢,我們也沒想要給我們立碑搞什么名譽,可是也不能讓后來拿了點錢的什么旅游公司給他們搞紀念碑吧?這件事跟他們沒關系!” 林西岳也拿了一點錢給村里修路了,他也沒想讓村里給他搞什么紀念。 而且他也沒聽說過村里要搞什么紀念碑啊。 “你不知道?”對方奇道,“我下午才回來,本來想看看要不要修一下學校,就那個小學。結果進門一看,路邊立著好幾塊石碑,上面寫著某某某捐贈錢給村里修道路,上面還有你的名字呢。” 林西岳這下就不得不回去看一看了。 他讓那個堂叔先不要驚動別人,先給程昭德打電話詢問。 程昭德也不知道啊,他還奇怪怎么會有人搞這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