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關系惡化后,高盧國迅速撤回在南昌大學堂的學者,經歷了這一段時間,新思想已經通過華夏民報傳播開了。 米字國和高盧國也只是口頭宣戰,并不敢有什么動作。 “吾師拒不承認一切不平等條約,華夏領土神圣而不可侵犯,限10日內離開香港,否則將正式對米字國宣戰。”石達開將電報發到了米字國使館。 20天前,米字國和高盧國也發了類似的通牒給廣州城。 廣州城大戰的消息傳遍大江南北,舉國震驚,這是頭一次戰勝了洋人,而且還是碾壓式的勝利,這一刻老百姓獲得了前所未有民族自豪感。 收到電報,米字國大使大怒,但是,這又能有什么辦法,米字國是日不落帝國,要維持現在的地盤需要大量的軍隊,不可能為了這么小一塊地盤而惹上這么強的一支軍隊。 而且,米字國距離華夏太遠,把大量軍隊調動來也困難。 后續西方列強肯定會擴大戰爭,新式海軍必不可少,利用南昌大學堂和南昌軍校的師資力量,太平軍開始在福建和廣東建造造船廠,開始研究生產戰艦。 藍星1858年3月,兩家造船廠正式投產,造船廠規模宏大,設備齊全,大多數都是之前從自由國購買的設備。 高大的船塢矗立在海邊,上面覆蓋著嶄新的木板。 巨大的吊車在空中揮舞著機械臂,將一塊塊巨大的鋼板吊到船塢上。機器轟鳴聲、鐵錘敲擊聲、木工鋸木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首雄壯的勞動交響曲。 在船廠的中央,一座巨大的熔爐熠熠生輝。工人們正在往里面添加煤炭,火焰熊熊燃燒,照亮了整個造船廠。 他們將鐵礦石放入熔爐中,火焰和鐵水交織在一起,仿佛在預示著這個新式造船廠的未來將充滿光明和希望。 而在廣州城戰役俘獲的兩艘戰艦成了很好的研究樣本,放在制船廠的中央。 列強從來都是欺軟怕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