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在擺在青皇帝面前的就是兩條路,一是逃往蒙古地區,二是選擇投降保命。 藍星1861年4月,太平軍兵臨北京城下。 北京的歷史久遠,如果強攻勢必造成大量的文物和古建筑損壞,因此,只能選擇以和平的方式收復。 朱衣點作為大使前往議和。 此時,太和殿內議論紛紛,大臣基本都趨向于投降。 載垣:“陛下,朝廷已經四面楚歌,民心思變,局勢危急。如果我們繼續固守,不僅無法保住江山,還會讓百姓蒙受更多的苦難。” 青帝:“我是天命之子,如何能背離天意而投降呢?” 肅順:“陛下,我們并非要您投降,而是希望您能審時度勢,為您、為百姓著想。現在各方勢力迫在眉睫,外敵壓境,國力日衰,若再不做出明智的決策,后果將不堪設想。” 青帝:“但是,我不能背棄祖訓,臣服于他人之下。” 載垣:“陛下,您是至高無上的君主,我們不是要您臣服于他人,而是希望您以國家和人民的福祉為重,仁心仁術,讓我們共同尋求一個和平解決的辦法。” 肅順:“正如古人所言:“國家安危,人主為綱。”陛下您的選擇將關系到億萬百姓的命運。如果我們堅持戰斗到底,只會帶來更多的破壞和傷亡,而且最終也難以保住江山。” 青帝:“那我該如何面對投降呢?史書以后又會怎么寫?” 載垣:“陛下,選擇向敵方投降并非是軟弱無能的表現,更多是基于實際情況和國家利益的考量。通過談判和妥協,我們或許可以爭取到更好的條件,減少百姓遭受的痛苦,保護國家的根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