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華夏參謀部會議室里充滿了緊張和嚴肅的氣氛,因為這是一項重大的決策,關系到整個華夏的安全和未來。 “對于這次浩城的事件,一定要讓毛熊國付出代價,大家都談談應該如何處理吧。” 石達開打破了會議室的安靜。 “毛熊國擁有1億多的人口,緊急時刻,預估可以調動的軍隊數量接近1000萬,現在展開大戰得慎重,建議向西部增兵,收復浩城后就停止戰爭,后面等更加強大的時候再打大戰。” 左宗棠一臉嚴肅地望向石達開。 “我們需要更多的情報,了解這個國家的兵力分布、地形、補給位置、武器先進程度等等因素才好開展這場大戰,我建議兩線作戰,西線收復浩城,東線進攻毛熊國的遠東地區,只要不進攻都城,就不至于演變成恐怖的大戰。” 曾國藩指著會議室的沙盤說道。 “我建議先派兩個軍的兵力收復浩城,然后再將10個軍團的兵力運到亞洲中部,這樣會讓毛熊國警惕,從各地調兵回來,然后采用海陸協同的方式進攻毛熊國的遠東地區。” 張之洞說道。 石達開聽后點了點頭,并示意剩下的將領繼續發表意見。 “我建議守護浩城后,派20個軍團從蒙古北上,把毛熊國切割為東西兩部分,然后再包圍殲滅遠東地區的毛熊國軍。” “如果大軍從蒙古北部將毛熊國切割后,也容易被毛熊國東西兩側合圍,我們現在還不清楚邊境地區毛熊國的軍隊素質,這樣風險很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