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個時候的青花瓷技術已經初步達到一定的技藝水準,后來的巔峰期元青花也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趙安向徐文倩解釋著。 他沒有說的是:而且它們還是元帝國最開始的締造者成吉思汗的陪葬品,肯定是從最精美最精致的青花瓷中選出來的......代表了當時制瓷界的最高水準。 徐文倩一邊看著,一邊估算著這些瓷器的價值。 首先不能挑最貴重的,這些瓷器無疑是趙安的寶貝,足以傳世的存在。 雖然拿去只是作為鎮店之寶,作為非賣品的存在,但依舊要顧忌趙安的考慮。 其次也不能挑最次的,這樣有可能會降低了門店的檔次,既是是元青花,也有三六九等的區別,不能平白讓人看輕了。 最后徐文倩挑選了4件瓷器,其余的用一件所羅門時期的黃金工藝品和另外一件玉器代替。 “我覺得這件金飾和這件玉器也很不錯......應該能起到相應的作用。”徐文倩向趙安解釋道。 那是一件造型古老的金飾,沒有太多復雜的工藝和繁復的花紋,但鑄造的工藝和樣式能體現當時的鑄造水準,整體呈現了3000年時光帶來的歲月沉淀感。 玉器則是非常精美的和田籽玉制成,也是不可多得的傳世精品。 “也可以,徐總的眼光還是可以的。” 趙安看過之后,又朝著外面喊了一聲:“黃石陽!” “到!” 一個精干的漢子從陰影中走了出來,這是王兵的戰友之一,他們負責這個藏館日常的安全。 趙安吩咐道:“把這幾件東西打包起來,回頭你親自跟公司的朱先成朱總一起送到申城去。” 他是考慮到朱先成帶著這幾件寶貝去上任,應該會起到很好的樹立起集團副總的威信。 打包的東西都是現成的,當初搬運這些寶貝的時候,連帶著打包的工具也從寧靜號上搬過來了。 黃石陽招呼一聲,又帶過來幾個戰友,在趙安的親自操作下,把瓷器從保險玻璃柜中取了出來,然后一一打包。 另外兩件金玉器也同樣如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