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后來詢問才得知,原來是柳溪村姓李那個王八蛋,他趁著我不在家的時候,居然去欺負如霜。” 說著趙承掃了一眼東先生的表情,這個老頭雙目微垂,呼吸均勻,似乎坐在那里睡著了。 趙承心說不會吧,這老頭扛著一箱子書走了十幾里路,不會是太累睡著了吧? 心里正這樣想著,忽然耳旁傳來輕微的鼾聲,果然是東先生發出來的。 周如霜燒好了茶水,正端著茶壺走進來,看到東先生竟然坐在椅子上睡著了,就連忙退了出來。 趙承也跟著來到了院子里:“你的老師太累了,既然他已經睡著了,咱們就不要驚醒他,讓他多睡一會兒。” 周如霜點了點頭:“咱們去看爺爺留下了什么書。” 書箱打開后,里面都是一卷卷泛黃的書卷,趙承隨手拿起一本,只見封面上寫著是《太平清領書》甲部。 對于《太平清領書》,趙承不敢說全懂,只能說略知一二。 因為這部書太重要,只要提及道教經典,就必定會提及這本書,《太平清領書》又名《太平經》。 此經內容博大精深,涉及天地、陰陽、五行、十支、災異、神仙共六部分。 《太平經》的其中一卷名為《太平要術》,被東漢末年的張角所獲,并借此發展起了太平道教,自稱教主,號天公將軍。 雖然張角被殺,但在六朝和唐代,《太平經》成為道教重要經典之一。南朝道士編集道書,以《太平經》構成道經七部“三洞四輔”中的太平部,以后歷代道藏都收錄此經。 因此這本經書在道教中有重要地位,被視為傳達天命的讖書。 張承沒想到這個書箱里居然有這本經書,此經共有十部,以天干為序,甲部即是第一部。 “太平經啊,厲害厲害。” 這本經在張角之前一向秘密流傳,太平道興起時廣為流通,幾乎天下皆知。但自從黃巾起義失敗之后,此書雖在民間還有流傳,但明面上已經少有。 《太平經》的再度出現,是在南北朝時期,一直流傳到宋元時代,還是完整不缺的。開始殘缺,大概是在元世祖至元十八年毀藏之后。 “夫君也讀過這些書嗎?”周如霜看到趙承拿著經書感嘆,就好奇的問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