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富被抓進了監牢,等待擇日開審,趁著拘捕李四的機會,洪捕頭去李富的家里查找了一番,可惜并沒有找到味精的秘方。 趙承坐在大順齋二樓的雅座上,與張大順對坐。大順齋的生意越來越紅火,為此張大順已經招了一個二掌柜,替他打理一樓的帳目。 “小子,你這么搞,不怕姓洪的明白過來針對你?”張大順看著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只要站在大順齋和洪盛德門前遲疑一會,多半都是進了大順齋,心里就特別開心。 如今大順齋憑著味精迅速扭虧為盈,天天食客滿座,從早到晚不停歇,清河縣里有頭有臉的人物請客吃飯,都會選擇大順齋,而不是洪盛德。 張大順明白大順齋能有今天的現狀,幾乎完全靠著趙承的味精,如果洪元奎知道被趙承利用,只怕報復的手段會更加猛烈,不由得為他擔心。 趙承搖了搖頭:“大順齋要擊敗洪盛德,遲早要真刀真槍的打一場,刺刀不見血又怎么能稱為商戰呢?” “洪元奎早晚會知道你我的關系,現在把黑鍋栽給李富,只是順手而為,不是長久之計。” 其實趙承比誰都清楚,要獲取最大利益,讓大順齋走出清河縣,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就必須要擊敗洪盛德。 洪捕頭只是擋在長征路上的一塊小石頭,如果連這塊小石頭都越不過去,又何談將來的抱負呢? 李富背了好大一口黑鍋,趙承覺得是他罪有應得,就算是借著洪元奎的手,報了欺負如霜的仇。 下一步要擺脫洪元奎的威脅,其實辦法也很簡單,就是參加科舉。 科舉的舉子身份就是一面很好的護盾,讀書人的身份多多少少會令其忌憚,洪元奎敢鞭打李富,卻未必有膽量鞭打讀書人。 最近一段時間,趙承書不離手,他本身就有前世的知識積累,對于經典的釋義往往有不同于這個時代的見解,和更深層次的認識。 再加上最近用功,一部《五經正義》已經粗略讀過了一遍,對于其中的內容雖然未必能夠背誦,但是已經在心里有了一個大概的輪廓。 帖經這一項已經有了兩成把握。 進士科考試除了帖經之外,還有雜文和策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