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還有十幾天就過年了,算是趙承在這里過的第一個年,還沒到小年,就已經感受到了熱烈的氛圍。 駕著驢車從外地趕來的行商都聚集在城南的集市里,驢車上擺滿了各種年貨。 趙承結束了上午的課程,吃過午飯后,就去集市上逛一圈,看到喜歡的就買回去。 因為是他一個人過年,本來就形單影只,如果再沒有點節日氣氛,這年過得就太冷清了。 這時候的年貨也算豐富,雖然只有兩三種水果,但更多的是山珍野味,或者是農戶攢了半年的雞蛋,河里捕到的肥魚。還有新釀的歲酒,新炒的糖餳。 跟著父母出來的孩子還能得到幾尺新布,拿回去縫制衣袍。 最重要的是鞭炮,的確是爆竹,把竹子截成一段又一段,里面放入火藥,兩頭用泥封死,只留一根引信,比紙卷的要更容易制作一些,成本頗高,售價不菲。 鞭炮還處在原始階段,煙花是不用想了,即使如此,趙承也買了許多竹筒鞭炮回去,要感受一下放爆竹的快樂。 除此之外,還有桃木制的神符,可以買回去釘在門上,祛病辟兇。 當然趙承也沒有忘了同樂,早早的就買好了原材料,仙草、雞蛋花、菊花、金銀花等等,又準備了許多糖,開始熬制涼茶。 本來他是想要做點可樂,可惜既沒有咖啡因,也沒有古柯葉,更沒有小蘇打。 索性做涼茶,過年熬夜是必備節目之一,所以提神之物必不可少。 每天下午回到家里,趙承就開始鼓搗配料和用量,反復試驗比較口味,最終確定了以仙草為主,甘草為輔,菊花、金銀花適量的配方,開始熬制。 因為天氣寒冷,熬出來的涼茶放在廂房之中,既不會壞也不會凍成冰坨。 熬成的涼茶回味悠長入口甘甜,一杯下去冰冰涼提神醒腦,效果很好。 趙承去集市上買了六個瓷壇,分別灌裝進去之后,壇口用蠟紙密封,壇身貼了紅紙,略加思索,寫了一句裴迪的詩:一汲清泠水,高風味有馀。 大順齋那里送去兩壇,隔壁柳縣丞送去兩壇,鄭玉誠家里再送去兩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