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面圣-《第一卿色》
第(2/3)頁
許澄寧上前一步:“回陛下,學生許澄寧。”
“原來是你!”嘉康帝見她形容聲音皆稚嫩,便微微笑了,“你師從何人吶?”
“學生出身長安府學,也師從燕竹生燕先生。”
“燕竹生?”嘉康帝笑道,“原是他的學生,難怪,難怪!”
“朕看你的文章,不論農事水文地理風土人情,無一不是頭頭是道,你小小年紀,為何涉獵如此之廣啊?”
許澄寧不緊不慢道:“陛下謬贊。學生曾隨恩師整理各地地方志風物志,有所見識;也曾在書肆謄抄過幾年書,故書讀得雜了些。”
嘉康帝笑問:“你又是如何知曉赤葭之地瘟疫盛行?”
許澄寧道:“學生隨恩師游經西南時,曾遇見數(shù)名越境流亡的赤葭人,其人道,赤葭終年濕熱,蟲蛇盛行,赤葭人每年因蟲蛇噬咬致死者數(shù)不勝數(shù),加之氣候炎熱,多發(fā)瘟疫。”
嘉康帝滿意地笑了。天知道他看到這份考卷時,心里有多震撼。
當大多數(shù)人都在附和吹擂朝廷的決策有多英明睿智之時,唯有這個孩子另辟蹊徑,不提朝廷的對錯,只表明前人投石,后人知路,時過境遷,而后世人觀前世事豁然開朗,以史為鑒,如亡羊補牢,未為晚矣,然后一一分析了當時的局勢。
民若不安,必起暴亂,所以賑災撫民為第一要務。撥災銀,以工代賑,修建水渠,并調遣一部分民工在山地、江河兩岸多植草木。草木固土固水,草木豐茂處,雨雪豐沛,沛而不澇。
除此之外,還重點分析旱澇不均的原因,提出哪處的水庫修得不當,阻礙了下游用水,導致一邊旱死一邊澇死;哪處適合修水渠,條理分明,有理有據(jù)。
而在敵寇來犯上,她卻不主張忍氣吞聲,但卻不過多分析,言明大魏人才濟濟,不缺平定寇亂的將才,內憂外患同時發(fā)生之時,錢糧便是最重要的東西。
對此,這個十四歲的孩子直接提出與赤葭交易。赤葭是大魏西南的國,疆域并不小,平原廣布,因其終年炎熱多雨,水稻一般可一年三熟乃至四熟,其谷倉殷實,新糧壓著舊糧。
但赤葭最為困擾的便是瘟疫,每年因瘟疫都要死掉許多人,其先王便是因瘟疫駕崩的。
而大魏手握治療瘟疫的草藥和方子,大可以藥方子去換得米糧,且必須要湄水上游出產的新糧,此處為赤葭貴族聚居之地,瘟疫少,河水干凈。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宁县|
本溪|
古交市|
常州市|
长葛市|
礼泉县|
青海省|
阳曲县|
湛江市|
东安县|
绩溪县|
鄂托克前旗|
钟祥市|
东平县|
溧水县|
沧源|
柘城县|
泰宁县|
台江县|
沛县|
凤山县|
五台县|
田东县|
临邑县|
长顺县|
辉南县|
射洪县|
宁武县|
海安县|
泰和县|
泗水县|
阿克苏市|
赣州市|
色达县|
轮台县|
大庆市|
平阳县|
綦江县|
叶城县|
洱源县|
玉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