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游戏软件,类似车行168的软件,单机游戏内购破解平台,今日打牌财神方位查询老黄历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教學反思

時間:2023-02-14 13:14:16 小學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教學反思10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教學反思10篇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教學反思 篇1

  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合作能力較弱,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很好地開展小組活動,是比較困擾低段教師的一個問題。在本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為自己在小組活動的組織上不是很得力,需要課后繼續鉆研。

  我想到的.解決辦法是:

  1、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就要多訓練,讓孩子們在組長的帶領下,學會分工合作。

  2、在課堂任務的設置上下功夫。在學習提示上要更加地具體,設置的問題必須更加有針對性,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自然而然地去合作解決。

  3、在課堂生成時要隨機應變,不要按部就班地跟著教學設計走,要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盡量地適應學情。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教學反思 篇2

  《認識鐘表》是新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學會認整時和半時。

  課前,我安排孩子們準備了“鐘點學習器”。

  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讓孩子們猜謎語: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怕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謎底:鐘表)

  然后出示了鐘表店里的各種樣式的鐘表,大大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接著,我引導孩子們仔細觀察鐘面,認識時針、分針,并加以區分,讓孩子們指出自己“鐘點學習器”上的時針、分針。緊接著,通過了解“小明的一天”去重點認識“整時”、“半時”。在認識整時時,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的:

  1、出示“小明的一天”活動中與整時相關的主題圖,讓孩子們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試認鐘表,用一句話完整地描述畫面內容。

  2、集中展示“整時”的4個鐘面,讓學生仔細觀察、發現:它們的分針都指向“12”,時針指幾就是幾時。

  3、讓孩子們在“鐘點學習器”上撥一撥整時時刻。隨后的半時教學和整時教學步驟基本相同。在認識了整時、半時之后,我又出示了電子表計時,讓孩子們了解電子表計時方法,學會正確用電子表計時方法表示整時、半時。最后,我安排了一組“認一認”的練習,要求學生會認,并能用電子表計時方法計時。

  在本節課中,我充分利用孩子們的已有的生活經驗,自然遷移新知。注重孩子們的動手能力的培養,通過“我說你撥”,“我撥你認”,“師撥生認”,“生生互撥互認”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積極參與到活動之中來。在孩子們認時刻的`時候,還讓他們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認的,要求學生完整表述,體現思維的層次性。

  整節課下來,大部分孩子都會認、撥整時時刻了。但一部分孩子認“半時”時還有問題,比如:5時半,有的孩子容易認成6時半。仔細思考后,我發現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孩子對于鐘表上時針和分針的運動軌跡不清楚,不能準確判斷是過了幾時,沒到幾時,所以才會出現上述問題。

  明白了問題的癥結所在,我迅速針對“半時”學習設計了以下教學活動:

  1、進一步認識鐘面。

  2、出示活動鐘表(時針、分針可以轉動的),讓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的運動軌跡,即:1→2→3→4→……→12→1→2→……經過這樣的觀察,我發現孩子們在認半時時有了很大的進步。

  3、認、撥幾個特殊易混的時刻,如:12時、12時半、6時、6時半,讓學生進一步區分整時和半時的不同。

  4、讓學生回家試著在真實的小鬧鐘上撥整時和半時,進一步感受時針、分針的運動軌跡,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課后,我還有這樣的一個思考:

  如果課堂上的學具不用“鐘點學習器“,而改用真正的鐘表(小鬧鐘),效果會怎樣?當孩子們在小鬧鐘上撥一撥時,是不是就自然地觀察到了時針、分針的運動軌跡,更利于半時的認識?但同時我又有以下困惑:

  1、真實的鐘,時針、分針運動時有滴答滴答的聲音,是否會轉移孩子們的注意力?

  2、孩子們本來動手能力就差,在鐘上撥整時、半時是否更難?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教學反思 篇3

  這是我踏入教師隊伍以來的第一次公開課,心里難免有些緊張。雖然平時校長、行政、指導老師經常會來聽課,被聽課也從手足無措到“見怪不怪”了。但是公開課畢竟和被聽課不一樣,這真真正正的讓我了解了一節公開課從頭到尾是一個怎么樣的流程。

  先說備課:從開始備課到最終確定自己的教案初稿,一共用了兩個禮拜的時間。在這兩個禮拜中,我不斷地專研教材,認真的研讀網上有關的《認識鐘表》的資料,不斷地思索自己應該怎么去設計這節課的流程。終于在兩星期后,初稿終于出來了。這真正的讓我體會到備課的不易。

  教具準備:根據自己的初稿,開始準備這節課所需要的教具。紙張,練習,課件,實物鐘,鐘表的圖片等等,也花去了我不少的時間。尤其是課件的制作,一遍一遍的反復修改著自己的課件。

  可以說基本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做好了,但是這也是我做的最不足的地方,沒有及時的找自己的指導老師點評自己的教案,這是我犯的最大的失誤,今后在這個方面自己也應該好好的反省與改正。

  經過備課后,經歷了兩次試上這節課。試上的時候,備課組的大部分老師都來聽我的這節課。雖然自己上下來還是挺順的,但是課后我去找各個老師評課,他們都給我提出了許許多多的寶貴意見。根據這些寶貴的意見,我又一次認真的修改著自己的教案與課件,雖然大體上思路沒變,但也修改了許多的小細節。

  終于到了這節公開課課,可能是自己太過重視這節課,也給了學生太高的壓力,這天的這節課,原本活力四射的孩子們到了陌生的環境視乎一個個都顯得相當的木那,包括那些平時機靈的孩子都失去了他們平時機靈可愛的天性,這一時間也讓我慌亂失措。經過一節課的戰斗自己也是相當的疲勞,沒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備的這節課到了最后盡然還是失敗了。經過了這節課,我也找了指導老師和幾位教師評了我這節課,進過他們的點評,自己的總結反思,我悟出了以下的幾點:

  1、無論是上什么課,都不要有太大的壓力,也不要給學生太大的壓力,畢竟他們還是孩子,給他們過多的壓力,只會適得其反。要讓自己隨時都不緊張,有最好的狀態也不太可能,但是即使是有緊張的心態,也不要顯現出來,否者孩子們也會跟著你不自然。

  2、上課自己的激情:我找了好多老師評課,他們都說我上課激情不夠,聲音不夠抑揚頓挫,整堂課下來也比較平緩,沒有高潮的地方。激情、激勵、激發,我的指導老師對我提出的`建議常常環繞在我的耳邊。我也慢慢領悟到,要上一節好課,也要像一部電影一樣,有鋪墊,有過程,有高潮,有結尾,而且還需要有好的導演和劇本,這都是老師應該完成的分內工作。

  3、課堂問題的提出:這節課自己有一個很大的失誤就是有一個地方沒能引好,反而被學生越帶越歪,是這節課的一大敗筆。在一個問題上一直的繞,這就是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沒能做到。今后的備課中,提問的問題應該直接明了,不應含糊不清。

  4、課堂的教學常規:這是年輕教師上課出錯最平凡的地方,也是自己沒做到的不好的方面,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在這個方面應該更加的努力加強。

  經過了這一節課,希望自己今后會有更大的進步。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教學反思 篇4

  這一節課上下來,我覺得比較成功,學生真正“動”起來,思維“活”起來。開放式的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知識,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首先我抓住學生年齡特征,用音樂引出鐘表,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境。課中讓學生親自動手撥小鬧鐘,抓住了兒童的心理特點,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教學形式上,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機結合,課堂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塊屬于自己思維的開拓區域。我還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通過一些具體事件如:幾時起床,幾時睡覺,豐富了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學生的時間觀念,再通過趣味性的練習,動手撥一個自己喜歡的時刻,并說說這個時刻在干什么。既聯系了學生生活實際,又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充分利用了學具,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密切聯系實際。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

  整節課以玩為主線,把教學內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來。教學過程科學合理,層次分明,層層遞進。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教學中注意創設生活情境,使數學更貼近學生。注意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身邊的各種事物,學會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并設法解決問題。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教學反思 篇5

  這一課時與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系,學生對鐘表并不陌生,但是,真是讓學生來說一下時間,學生還是沒有生活經驗,本課時設計時,我設置了孩子們熟悉的生活場景,以此幫助他們進入情境之中,幫助他們學習。在學習中,認識整點和大約幾時,效果還是比較好,認識幾時半,還是有點糊涂。

  課程一開始,我設置了一個猜謎環節,抓住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導入很順利,接著出示課本上的情境圖,這個情境圖的設置非常好,孩子們認真的觀察圖片,發現很多的信息,提出了很多的問題,從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入手,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從而讓學生明確本課的教學重點,以便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而且,這個情境圖加深了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

  但是我有一個困惑就是,我拿出鐘面模型,讓孩子們認識幾時半的時候,出現了一點問題,比如,分針指到6,時針指到8和9之間,這個時候應該是8時半,但是開始有好幾個孩子說是9時半,我采用的方法是,時針還沒有走到9,也就是還不到9時,怎么能說是9時半呢?應該先到9時,才能接著到9時半。一部分孩子會了,可是,還有幾個孩子比較迷糊,怎么給孩子解釋,才能更好的讓孩子理解,這是我的一個困惑。

  而對于大約幾時的認識,這個本應該是一個難點,我在設計教案的時候,預設是,這是一個難點,在大約幾時的'認識上花了不小的心思,結果,孩子認識起來,效果卻非常好,讓我有點措手不及,節省下來的時間,我又回到認識幾時半上,結果因為沒有預設到,自己也覺得不是很順,我感覺孩子們也是有點繞暈了。

  通過這次教學,我認識到,對課程做充分的預設非常重要,課堂上,什么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如果我們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難免到時候手忙腳亂。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教學反思 篇6

  有幸聽了我校張老師的一節課《小明的一天》,這節課是第八單元“認識鐘表”的第一課時。

  鐘表,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學生對鐘表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這部分內容是調動學生已有的認鐘表的經驗,在交流中認識整時和幾時半。聯系生活實際(小明一天的時間安排)中,要求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的基礎上,能用語言總結出幾時.幾時半的時針和分針指向,并適時的進行良好的生活習慣的教育。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時間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認識鐘表的經驗,但他們認時間、看鐘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體的;也有些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時間觀念差,對鐘表的知識感到陌生。

  全課張老師的教學設計立足于學生的主體發展,重視培養學生獨立探究知識的能力。張老師為學生提供了恰當的直觀材料,創設生動的情景,為全體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具體體現在:

  1、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激發內心情感,建構學習平臺。教學時,教師先不急于讓學生觀察鐘面上有什么,而是讓學生聯系生活經歷,讓學生說說在哪里見過鐘表,鐘表的作用大嗎,然后訴說小明遇到的.困難,使學生產生迫切的求知欲與幫助別人的熱情,建構起學習的平臺,為進一步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2、本節課至始至終,注意留給學生獨立思考、探索學習的機會,而且注意提供學生間的討論、交流、合作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集體交流,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不僅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且培養了人與人間的團結協作精神。張老師主要進行了三個步部分的教學。

  1.認鐘面

  讓學生自主進行討論,自己在鐘面上都看到了什么,從而認識鐘面。

  2、認識整時

  張老師把4幅整時的圖片抽出來讓學生進行自主的討論、認識,然后總結認識整時的方法。

  3、認識幾時半

  把2幅半時的圖片抽出來讓學生研究討論,得出認識半時的方法。

  對于有些老師來說,這樣把整時和半時分開教學的方法也許不能在最后按照課本的順序教學的時候少了一個分類的環節,但是可以在認識了整時和半時之后讓學生發現他們的共同點,再總結認識整時和半時的方法,這樣也是不錯的方法。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教學反思 篇7

  《認識鐘表》是新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學會認整時和半時。

  課前,我安排孩子們準備了“鐘點學習器”。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讓孩子們猜謎語: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怕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謎底:鐘表)然后出示了鐘表店里的各種樣式的鐘表,大大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接著,我引導孩子們仔細觀察鐘面,認識時針、分針,并加以區分,讓孩子們指出自己“鐘點學習器”上的時針、分針。緊接著,通過了解“小明的一天”去重點認識“整時”、“半時”。在認識整時時,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的:1、出示“小明的一天”活動中與整時相關的主題圖,讓孩子們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試認鐘表,用一句話完整地描述畫面內容。2、集中展示“整時”的4個鐘面,讓學生仔細觀察、發現:它們的分針都指向“12”,時針指幾就是幾時。3、讓孩子們在“鐘點學習器”上撥一撥整時時刻。隨后的半時教學和整時教學步驟基本相同。在認識了整時、半時之后,我又出示了電子表計時,讓孩子們了解電子表計時方法,學會正確用電子表計時方法表示整時、半時。最后,我安排了一組“認一認”的練習,要求學生會認,并能用電子表計時方法計時。

  在本節課中,我充分利用孩子們的已有的生活經驗,自然遷移新知。注重孩子們的.動手能力的培養,通過“我說你撥”,“我撥你認”,“師撥生認”,“生生互撥互認”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積極參與到活動之中來。在孩子們認時刻的時候,還讓他們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認的,要求學生完整表述,體現思維的層次性。

  整節課下來,大部分孩子都會認、撥整時時刻了。但一部分孩子認“半時”時還有問題,比如:5時半,有的孩子容易認成6時半。仔細思考后,我發現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孩子對于鐘表上時針和分針的運動軌跡不清楚,不能準確判斷是過了幾時,沒到幾時,所以才會出現上述問題。明白了問題的癥結所在,我迅速針對“半時”學習設計了以下教學活動:1、進一步認識鐘面。2、出示活動鐘表(時針、分針可以轉動的),讓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的運動軌跡,即:1→2→3→4→……→12→1→2→……。經過這樣的觀察,我發現孩子們在認半時時有了很大的進步。3、認、撥幾個特殊易混的時刻,如:12時、12時半、6時、6時半,讓學生進一步區分整時和半時的不同。4、讓學生回家試著在真實的小鬧鐘上撥整時和半時,進一步感受時針、分針的運動軌跡,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課后,我還有這樣的一個思考:如果課堂上的學具不用“鐘點學習器“,而改用真正的鐘表(小鬧鐘),效果會怎樣?當孩子們在小鬧鐘上撥一撥時,是不是就自然地觀察到了時針、分針的運動軌跡,更利于半時的認識?但同時我又有以下困惑:1、真實的鐘,時針、分針運動時有滴答滴答的聲音,是否會轉移孩子們的注意力?2、孩子們本來動手能力就差,在鐘上撥整時、半時是否更難?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教學反思 篇8

  本單元在學生認識20以內數的基礎上,聯系日常生活,認識鐘表面上的整時和接近整時的時刻。對接近整時的時刻只要求能說出大約幾時。

  整時是教學的重點,安排了一道例題和試一試,想想做做里多數題是整時。在認識整時后教學大約幾時,使學生更準確地體會整時,也為以后教學時、分、秒的知識作些準備。

  1.調動學生已有的認鐘表經驗,在交流中提升認識。

  大多數學生都有在鐘表上看時間的經驗。他們能分辨鐘面上的長針和短針,但不知道這兩根針叫分針和時針;能說出鐘面上是幾點鐘,不習慣說成幾時。這些既是教學資源,也是要解決的問題。教學的第一個任務是告訴學生短針是時針,長針是分針并規范地說時間。教學方法是在交流中矯正,在練習中強化。即在學生發言時告訴他們應該怎樣說,通過反復提醒,改變原來的習慣。第二個教學任務是體會整時時刻,鐘面上分針和時針位置的規律,知道鐘面上有1時、2時12時共十二個整時。教學方法是利用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7,是7時舉一反三,在說鐘面上整時時刻的練習中獲得經驗。

  教學大約幾時從整時切入。在7時的鐘面上,稍改變分鐘的位置,使它不正好指著12。首先讓學生感到鐘面上不正好是7時;再聯系經驗分辨一個鐘面上7時不到,另一個鐘面上7時剛過;然后指出這兩個鐘面上都接近7時,都可以說成大約7時。從而體會大約7時與7時的差別。

  教材里還出現圓形、橢圓形、菱形的鐘面,出現有指針的鐘面和用數字表示時間的電子表面。讓學生知道這些鐘表雖然形狀不同,表示時間的方法不同,但都能告訴人們時間。

  2.設計各種練習,鞏固教學的`時間知識。

  想想做做里有說鐘面上的時間(第2、3題)、在鐘面上撥出指定的時間(第4題)、給鐘面補畫分針或時針(第5題)等練習。這三項活動對思維的要求逐漸提高。看鐘面說時間是最基本的,只要觀察時針和分針的位置就夠了。在鐘面上撥出指定的時間,要把整時的分針、時針位置規律落實到某個具體時間上。給鐘面補畫分針或時針,首先要識別鐘面上已有的那根針是時針還是分針,才能確定另一根針以及它的位置。這些練習對提高思維能力、鞏固數學知識是極有益的。

  還要注意的是,看鐘面說時間,包括整時和接近整時兩種情況。撥鐘和畫鐘面只在整時范圍內進行。

  3.結合認識鐘表進行思想教育和生活習慣教育。

  想想做做第2題看圖說時間,還有尊敬國旗、按時用餐、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等教育內容。第1題交流早上起床時間和晚上睡覺時間,是培養生活習慣的教育機會。第6題左圖中10時學生在上課,右圖中10時學生在睡覺,讓學生初步知道一天里有兩個10時。有條件的學生還能聯想到一天里有兩個1時、2時12時。這些知識僅是滲透,不是基本的教學要求,不要求全體學生都掌握。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教學反思 篇9

  鐘表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從課前與學生的交流可以發現,由于生活中經常接觸鐘表,所以大部分學生對鐘表上的時針、分針,甚至秒針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對生活中的整時有一定的感性生活經驗。但學生的這種感性認識往往是籠統的、片面的,只停留在感知的層面上,沒有形成可操作性的認識時間的思維方法。因些,在設計本課時,一方面要抓住學生的已有知識背景,挖掘學生的生活經驗,另一方面,要引領學生經歷認識鐘面和認識整時的過程,注重體驗和感悟,讓學生掌握看時間的一般方法,然后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行鞏固和深化。我在設計本課時遵循以學生為主體,引導他們觀察、比較、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膽表達,在主體探究中學會認鐘表的方法。通過實際教學,反思如下:

  一、處理較好的方面

  1、課件引發學生的興趣。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整節課我利用精美的課件,激發學生的興趣。“猜謎語”也是一年級學生這個年齡的小朋友最喜歡的,所以,讓學生在自己喜歡的“猜謎語”中導入,接著用課件展示多姿多彩的鐘表,一方面讓學生了解鐘表與日常生活是密切相連的,一方面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整體上建立鐘表的感性認識,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注重培養觀察能力。培養觀察能力方面我在認識鐘面及整時中充分體現了,首先:課件出示鐘面讓學生觀察,看看鐘面上都有什么?借助學生在生活中獲得有關鐘表的經驗,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認識鐘面,在這個環節中,我完全讓學生通過觀察,說說自己的發現,學生能很詳細地匯報自己的發現,然后讓學生對照自己的鐘表再次觀察。在學生對鐘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開始進行教學——認識整時,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學生觀察、交流,以及練習的比較,讓學生掌握“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3、重視動手操作實踐。“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課標倡導的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動手實踐。由于時間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學習起來可能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動來學習。我讓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實物鐘面,結合教學內容,適時讓學生動手撥一撥,課中我讓學生親自動手撥鐘表,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現的機會。

  二、不足之處:

  1、由于學生不是經常訓練操作實踐的活動,所以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不是很聽老師的指揮,在小組活動中,學生的合作意識較差,從動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語言文學表達出來,學生都無所適從。

  2、提出的問題方向不夠明確。如在讓學生觀察三個鐘面,讓學生找出三個鐘面的異同點時,我讓學生說說從三個鐘面上你發現了什么,這個問題就提得太泛了,使學生抓不住要領,答不到點子上。應盡可能從一個角度去問,比如問時針和分針指在哪里,有什么共同之處,這樣答問的范圍便受到了限制,才不會產生歧義。因此教師在設計提問時要充分估計學生在理解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到摸清抓準、切中要害,使提出的問題有的放矢。

  3、課堂中,學生舉手發言的面還不夠廣。

  4、我覺得我的語言還不夠精煉,如果我的語言能更激情、豐富些,尤其是激勵學生的語言再豐富些,這樣能更好地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發展,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教學中僅僅教會學生書本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應讓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感受到數學的魅力,熱愛數學,主動學習數學。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要不斷地學習,使自己在課堂上有足夠的。應變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這樣才會使學生喜歡數學、學好數學。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教學反思 篇10

  《認識鐘表》這一節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時間的知識,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于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會看整時和大約幾時。通過這節的教學,我想教學目標已經達到了。為了充分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在課的一開始,讓學生在鐘表的滴答聲中猜謎語。接著分步實現教學目標:

  首先,通過鐘面模型讓學生,并結合多媒體課件來認識時針、分針,達到初步認識鐘面的目的。在這個環節中,我完全讓學生通過觀察,說說自己的發現,老師在其中只是引導而已,當然學生在這個環節也表現的很好,很詳細的匯報了自己的發現。然后學生對鐘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開始進行教學——認識整時,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學生觀察、交流,以及練習的比較,讓學生掌握“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其次,在整時的練習中,最后放了一道大約幾時的鐘面,目的是:1、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2、教學大約幾時。這個教學設計,很多學生一口說出“7時”,通過再次觀察,發現是7時還沒有到,應該讀作“大約7時”,同時出示7時過一點的鐘面,讓學生明白“7時不到一點或者7時過一點,都可以說成是大約7時”。在大約幾時的練習中,穿插了一個9時的鐘面,看學生是不是掌握了整時和大約幾時,同時通過這樣的練習培養學生的仔細觀察能力。

  由于時間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學習起來可能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動學習。所以我給每個學生準備了鐘面的學具,在他們認識整時和大約幾時以后,讓他們動手撥撥時間,這樣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也形象直觀地理解整時和大約幾時的區別。

  最后還設計了一個讓學生動手畫針的環節,雖然我給學生做了師范,但是在動手操作時,有些學生短短的'分針畫得不是很明顯,所以要適時提醒短的是時針,長的是分針。同時我故意將畫錯的展示出來,加深學生對不同時刻時針的認識,更深刻地認識時間。

  在新課程改革的旗幟下,僅僅教會學生書本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讓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能感受到數學的魅力,熱愛數學,主動學習數學!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認識鐘表》教學反思01-06

小學數學《認識鐘表》的教學反思10-03

小學數學認識鐘表教學反思10-29

人教版小學數學《認識鐘表》教學反思08-14

小學數學《認識鐘表》的教學反思范文10-26

小學數學《認識鐘表》的教學反思(精選6篇)05-29

小學《認識鐘表》教學反思01-04

小學數學《認識鐘表》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5篇)05-11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教學反思01-17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教學反思02-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政县| 介休市| 福鼎市| 正蓝旗| 甘洛县| 内丘县| 通城县| 西宁市| 拜泉县| 大新县| 万山特区| 九龙城区| 永新县| 平利县| 岳普湖县| 凌云县| 韩城市| 兰坪| 青浦区| 利川市| 江西省| 伊金霍洛旗| 都匀市| 龙川县| 云安县| 松江区| 红河县| 湄潭县| 大足县| 南乐县| 奉化市| 玛纳斯县| 宝兴县| 溧阳市| 册亨县| 虹口区| 锦屏县| 张家港市| 文化| 武汉市| 高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