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幼兒園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幼兒園教學反思1
《禮物》是一個語言活動,此時正是元旦節之際,大街上張燈結彩,充滿了歡樂的氣氛,孩子們喜歡感受這種快樂,期待能收到更多的禮物,特別是禮物打開那一瞬間,他們感到非常的滿足。《新年禮物》是非常結合幼兒生活的一個題材。
《新年禮物》是一個情節有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吸引幼兒的故事!毒V要》指出選材要"貼近幼兒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能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在生活中,孩子們都有過新年收到禮物的經驗,但是很少小朋友會想到給別人送一份禮物,所以說故事和幼兒的生活比較貼近,又能激發幼兒關心、體諒別人的情感,很有教育意義。
在看看、聽聽、講講中理解故事內容環節,這是本教學活動的重難點所在。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我利用ppt逐圖展開故事圖片,采用分段理解的形式進行。首先,理解故事的前兩段。教師邊講述故事邊出示郵遞員熊伯伯、大松樹和小松鼠的圖片,講述完之后教師提問:"熊伯伯給小松鼠送來了什么禮物啊?"讓幼兒學習講述句型"熊伯伯給小松鼠送來了小絨帽"。接著,理解第三段。第三段的故事情節和第二段是相似的,由于有了前一段的講述,幼兒對這一段不難理解,能夠比較完整復述故事內容。然后,理解第四段。教師出示小動物和禮物的圖片,讓幼兒自己說說熊伯伯給大伙送去的禮物,并分析下小動物收到禮物的心情是怎么樣的。最后,理解故事結尾。教師講述完故事以后提問:小動物給熊伯伯送來了什么禮物?他們為什么要送熊伯伯一輛自行車呢?在這里,讓幼兒感受到小動物之間的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之情,自行車正是熊伯伯需要的,它以后每天都可以騎著自行車去送信,多方便啊。這時熊伯伯的心情會是怎么樣的啊?讓幼兒感受到熊伯伯此時得到大家關心、體諒的喜悅之情。
最后進行完整的故事欣賞,并進行了角色表演,加深了對故事的了解及情感體驗。整個活動環節銜接自然,幼兒參與積極,基本達到了預設的目標。
《新年禮物》這個語言活動主要是要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合適的禮物能帶給別人快樂。通過大家相互贈送禮物,懂得關心和體諒別人。另外還要訓練幼兒的說話能力,讓幼兒嘗試用"郵遞員熊伯伯給誰送來了什么禮物"和"我想送給誰什么禮物"這兩個句型來說話,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現在正值新年來臨之際,我覺得所選材料和生活比較接近,符合大班小朋友學習。在這次活動中我準備得比較充分,預先畫了故事圖片、各種禮物的圖片,還做了各種小動物的頭飾等等。我相信只有準備充分,才能把一堂語言課上好。
活動時,我圍繞"禮物"這個問題展開敘述,幼兒對"禮物"很感興趣,發言也很積極。接著讓幼兒聽了"新年禮物"這個故事后,讓他們說一說故事中有哪些小動物,他們收到了什么禮物,再讓幼兒用"熊伯伯給誰送來了什么禮物"這句話來說一說。在這里,大部分幼兒說得很好,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說得不夠完整,看來這里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以后要加強這一類語言訓練。然后我們再圍繞"為什么說這輛自行車是一份最好的新年禮物"來展開討論。幼兒各抒己見,想得很全面,回答得也很不錯,同時他們也懂得了關心和體諒別人,教學目標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表演故事這一環節中,由于幼兒只聽了一遍故事,所以對內容還不夠熟悉,在一些地方表演得還不夠精彩?傮w來說,幼兒表演得還是很不錯的。我想,以后對故事內容熟悉了他們一定會表演得更好。
在最后一環節中,我設計了制作新年賀卡這個活動。這個活動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而且讓他們給自己的親人和朋友送上一份最好的祝福,那就是自己親手制作的卡片。
這是我在學習后開展的一次大班語言領域的教學活動。教材《禮物》是一篇擬人化的小故事,小樹丫丫從得不到幫助而悲痛、傷心,到得到小象的無私幫助而感激萬分,小象助人為樂的性格特征被刻畫得生動可愛。本次教學活動的設計我是從情感教育入手,將重點放在挖掘作品的內涵上,并借助音樂作為教育的載體、手段,有機地融入幼兒的學習中。并在教學活動中,通過讓幼兒體驗人物在不同境遇中的不同感情,激發他們的同情心,培養他們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本次活動是通過音樂將幼兒帶入了童話的意境,使音樂與文學同時對幼兒施加影響,幫助幼兒理解文學作品及其所要表達的情感,使幼兒獲得幫助別人就會快樂的積極情感
體驗。并能有效地把活動中獲得的體驗自然遷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孩子們紛紛將自己準備的禮物拿出來要去慰問有困難的小朋友,使幼兒的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緊密結合起來。
關于幼兒園教學反思2
來幼兒園當老師有三個月了,在這三個月的教學中,我的感觸挺多的,記下來以便日后學習參考用。
來到幼兒園首先給我的震撼就是顛覆了我對傳統幼兒園的概念,幼兒園里的孩子雖然小,但他們也是有教學任務的,只不過他們的 教學任務并不是教孩子認識多少漢子,學會多少數學題,幼兒園的目的是開發孩子的腦細胞突觸,增進孩子大腦的發育。比如說,我認識的一個兩歲的小孩子,他可能背過三字經,現在卻背不出來一句,也可能他還不會做一道算術題,但每一個第一次看見他的人都會驚嘆:這個孩子太聰明了。為什么?因為他的眼睛給人的感覺是有靈氣的,而且他看一件事情的思維方式比同齡人要強很多,也可以說超出了他這個年齡段孩子該有的思維。也比如我們平時會看到這樣一個孩子,他聽不懂大人的話,而有的孩子,你跟他說的話他能理解,這就是孩子的差距。
但我要說的并不是什么所謂的天才、神童,這樣的孩子很少,不是沒有,但大部分孩子出生的時候還是一樣的,都是普通的嬰兒,至所以會有不一樣的成長結果,跟他們的成長經歷是分不開的。有的父母比較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他并不知道如何科學的教育孩子,給孩子真正想要的知識,讓孩子自由成長,這樣的孩子也可能會是很優秀的,但他們的大腦細胞浪費了很多,影響的他們可能會成為天才的可能。有的父母則干脆是不管不顧,任憑孩子發展,這樣的孩子很危險,因為,他們會自發的跟外界學習新知識,而這個新知識有可能是好的,也不排除有壞的信息的傳入,以至于孩子有走向歧途的危險。還有一類父母,他們對孩子管理的特別嚴,讓孩子學習很多東西,比如鋼琴、小提琴、舞蹈、繪畫等等,也不管孩子愛不愛上,這樣我個人認為會抹殺了孩子的童真,或者換句話說就是把孩子的童年該有的童趣直接扼殺在搖籃里了。讓孩子多學點東西的想法是好的,但要讓孩子自主選擇。最后一類家長,就是既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又懂得如何教育孩子,這樣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即使先天有缺陷,但他也會不虛此生的。這樣說一點都不夸張。我們可以做個這樣的假想,假設每個寶寶剛出生時的腦細胞都是一樣的.......
關于幼兒園教學反思3
小班孩子在進行看圖講述時,習慣于看圖片的局部而很少去看整體,個性是圖片所要表達的深層含義。
在進行活動《愛唱歌的大恐龍》時,我就關注到了孩子們的這一特點,引導孩子們學習看圖片。圖一,孩子們首先看到的是圖片最明顯的部分,前右下角的幾個小朋友。于是,我就讓孩子們說說這些小朋友怎樣了注意觀察小朋友的表情,發生了什么事情了他們在做什么動作你在什么時候會做這樣的動作把這幾個問題解決以后,就立刻能明白,原先是恐龍在發出不好聽的聲音,吵到小朋友了,大家覺得聲音刺耳,所以都捂住了耳朵。
最后一幅圖,孩子們只是說出了有位小姑娘爬在屋頂上,但是她要干什么呢孩子們都不明白了。我提醒孩子們想想,結合前面發生的事情去猜猜小姑娘會做什么事情,一下子,朱悅小朋友猜到了,小姑娘說:大恐龍,你的聲音太響了,請你輕點吧!
這個活動孩子們說的個性棒,我也很簡單、快樂的參與著孩子們的描述。看圖講述就要讓孩子們學會關注整體,同時要結合其他的圖片去發現圖畫背后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只要適宜的引導,小班孩子的看圖講述一樣會很出彩的。
關于幼兒園教學反思4
實錄:
夏天予和羅辰昊來到科常區玩起了小車,他們看到有兩輛小車和兩塊板,就各自拿了一塊板和一輛小車,夏天予看看墻上的操作圖示,就將一個盒子墊在板下,把小車放在板的頂端,小車順著斜坡滑下去,他顯得非常興奮,拍著手說:“啊,車子開下去了。”羅辰昊見了,把夏天予的板拿掉,將自己的板放在盒子上,也將車開了下去,等車停下來,夏天予又開心地說:“我的車比你開得遠!绷_辰昊有點不服氣,說:“我們再來一次!闭f完,兩人又各自拿好自己的車和板,你一次,我一次地進行比賽開車,可試了幾次,都是夏天予的車開得遠,羅辰昊似乎有點不理解,看了看示意圖,又在板下加了一個盒子,對夏天予說:“我們再來比賽!比缓髢扇擞珠_始比起來,結果還是夏天予的車開得遠,等放到第三個盒子時,羅辰昊的板有點夠不著了,車從板上滾下來,更近了,他忽然好象明白了,說:“我知道了,你的板長,我的板短,所以你的車開得遠。”夏天予說:“那你也從我這塊板上開吧!绷_辰昊說:“好的!眱蓚人的興趣還是在誰的車開得遠上,而對墻上的記錄表卻沒有關注到,在老師的介入下,他們開始試著記錄,可不知道怎么記,一邊記一邊問:“這里記什么?”
解讀幼兒行為:
對于新投放的材料孩子往往比較喜歡,而車對于男孩子來說,更加富有吸引力,在活動中,兩個孩子從一開始的分好車和板,到后來的比賽、共同使用一塊板也是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的表現,因為中班的孩子是在活動中學會交往的,而孩子對記錄表的不明白,是由于孩子對文字還是不能看懂和理解的,在孩子比賽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了板的長短與車的距離的關系,因為這在孩子的.活動過程中,是孩子能觀察到事物的表面現象。
反思與調整:
因為只有一個車道,所以孩子在活動時只能你一次,我一次地進行玩車的活動,這樣一是讓孩子增加了等待的時間,二是不利于孩子觀察比較能力的發展,因此,可以再增設一個車道,讓兩個孩子能同時進行,這樣除能比較遠近外,還能比較速度的不同。中班的孩子對文字還是比較陌生的,可以結合幼兒最近區發展目標,留意周圍符號的意義這一點,將記錄表上的文字改成比較形象的符號,一方面孩子比較容易看懂,另一方面也能培養孩子對符號的敏感性。
關于幼兒園教學反思5
摘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好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到位而不越,重視精講點撥、有效提問。發現、接受、探究、動手實踐練習都是學習方式,教師要根據內容、對象,科學合理的運用,要抓好定向研究。在教學中,幼兒的探究需要循循善誘的引導,恰到好處的點撥。對于幼兒園教師而言,有效教學意味著想方設法的讓幼兒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有效的發展。因此,就需要教師在上課之前做好準備,寫好適合幼兒的教學活動設計。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反思;實踐思考
一、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要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必須設法為幼兒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使幼兒心情舒暢,有話想說,有話可說,有話敢說,有話會說。首先,無論幼兒的表達水平怎樣,教師都應抱著積極、鼓勵的態度,增強幼兒說的信心和勇氣。晨間接待幼兒入園時,教師可以觀察每個幼兒的表現及情緒變化,尋找話題與幼兒做一次簡單對話。又如:游戲活動中,讓幼兒“做前說”——先說說自己的計劃、打算,然后按自己的構想去做;“做中說”——邊做邊說,借助說,推動游戲情節展開,豐富游戲內容;“做后說”——活動結束后,讓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對自己的活動做一個簡單的評價。
二、教育應該貼近生活
教師在鼓勵孩子進行發散思維時,是否要一味的表揚?表揚對于孩子的發散思維的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對于那些偏離現實生活,根本不可能實施的想法,老師的這種鼓勵就會誤導孩子。教育應該貼近生活,保護孩子的創造思維,我們對孩子的任何想法,都給予贊揚就會漸漸走進一個誤區。怕傷害孩子的積極性,怕孩子沒有發散思維,怕他們不會發散思維,實際上已經違背了“教育要貼近生活”,“教育生活化”的原則。當孩子的思維違背生活現實的時候,老師應該引導孩子“聚集思維”,適當的點評讓孩子能更有邏輯性的想象,在現實生活的前提下,進行創造性的思維。
三、給孩子一片自主的天空
我們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下會覺得身心愉悅,在幼兒園,孩子也需要一個自由的學習空間。讓孩子自主地參與活動,自主地學習,自主地發展,是我們老師經常談論的話題。游戲活動在幼兒園中是必不可少的,是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要,自主選擇,愉快地自我表現的活動。游戲活動時,活動內容是讓孩子自主選擇的,但由于游戲中人數的限制未能參加所選擇的游戲,他的自主選擇落空了。這樣就會導致有的孩子不能達成心愿,空有自主選擇的條件而沒有實現自主選擇的機會。好比在戶外活動中,我組織孩子們玩沙包,讓孩子們想出各種玩法,看誰創造的玩法多。分散活動之后,我把大家集合起來,講評說:“剛才有的小朋友的玩法很好。有的小朋友雖然在玩,但是玩得不好,F在,讓一個小朋友來告訴我們他的玩法。”講解后,孩子們又紛紛玩了起來,不過,運動需要培養孩子的運動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與目標;顒又斜M可能給孩子一段自主探索玩法的空間,激發孩子運動的興趣。孩子們在一次次的嘗試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發展了想象力、創造力。
四、對待淘氣的孩子
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太淘氣,真不知該如何對待。淘氣是小孩的天性,也是他們天真、好奇心和豐富想象力的表現。淘氣的孩子不一定是壞孩子,關鍵在于如何正確的教育。對淘氣的孩子老師感到頭疼,家長心里也著急,感到毫無辦法。其實辦法還是有的,淘氣的孩子是可以教育好的,關鍵在于老師和家長是否能根據淘氣幼兒的心理特點加以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幼兒為什么會淘氣搗亂呢?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精力過剩,家長對孩子夸獎多,批評要求少。家長有時批評責備過多,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當我們知道孩子淘氣的原因,就應該對孩子進行教育。他們的好奇心是非常可貴的,是孩子獲得知識的動力,對孩子的好奇心我們不應該認為是調皮搗蛋,老師只要加以鼓勵并正確引導,那些調皮搗蛋的行為就會逐漸減少。教師對孩子要有慈母般的愛心,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同時也要注意他們的自尊心,要尊重他們,不要傷害他們。對淘氣的幼兒不要過多地批評和指責他們,更不要羞辱他們,體罰他們。平時要注意他們的自身優點,并加以鼓勵和肯定,對于他們的缺點要心平氣和的指出,并幫助他們改正。這樣一來他們淘氣的壞習慣會漸漸的改變。正處在成長期的孩子好奇心強,會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而且還打破沙鍋問到底,大人們往往會一笑而過,然而這樣的態度卻扼殺了孩子的求知欲。其實我們應該正確的回答孩子的問題,一直到幼兒滿意為止。以上這些只不過是我對教育淘氣孩子的一點看法,幼兒教育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但是我相信老師們在不斷的實踐中會用愛心將許多的淘氣幼兒培養成祖國的棟梁之才。
五、把握教育的度
教育這個詞包涵的內容太廣了。來自書本、環境、事物、人物等,但是怎樣的教育才是恰到好處的呢?我認為要將賞識教育和挫折教育相結合。過度的期望給孩子帶來無望,過度的保護會給孩子帶來無能,過多的指責會帶給孩子無措,這幾句話說明了我們教師要時刻以孩子為中心,時刻思考我們給予孩子的是不是孩子所需要的,依據孩子的需要給予孩子的才是精神食糧,否則就是糟粕,甚至會傷害孩子。蹲下來去看待孩子,看待別人,才能看到別人的長處。今天的感悟會讓我記在心里,以此來度量我今后的工作。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植物如此,人亦如此,只要是人才,早晚會開竅,無非需要我們的智慧和耐心。只要我們有足夠的愛心就能感召孩子,激發他們的上進心,使他們成才。為他們將來鋪路。
關于幼兒園教學反思6
我認為“個別示范在前”非常適宜,如先請幾個小朋友或是女孩子先示范探索,不僅可以為其他小朋友起到直接或間接的提醒或暗示,尤其是一些容易興奮又缺少自控能力的幼兒,還可以提高大家對“任務目標”的重視程度,更加明確“怎么做”。這樣,秩序的混亂就完全可能避免。
于是在第二節活動中,個別幼兒“又開始制造混亂”。當我出示小象和小兔子,請孩子們跟他們一起唱歌時,有一幼兒說:“我要做小象,小象是這樣走的!瘪R上許多的小朋友都跟著叫起來,我要做.....,要要做.....。顯然他們的興趣已經不在唱歌上,而是想去扮演了。 由于有了第一節課的經驗,我不再強迫孩子跟我走,而是停下來逐個提問:“把你想做的動物跟大家分享,你想做什么?怎么做?但有個要求,一次只能一個小朋友來表演,其他小朋友要認真看,做得好的要鼓掌!焙芷婀,給了孩子們表達的空間后,他們不鬧了。然后,我及時地用“樂器寶寶”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又專注于活動中來。
通過這一節活動,我總結了一下經驗:不要跟“搗亂”的孩子糾纏,尊重他們的興趣或想法,同時用夸張的語言、體態或者教具等吸引其無意注意,幫助孩子回到課堂中來。另外,通過這一活動,我所收獲的是:除了課后反思,備課也非常重要,課前不僅要思考教法、學法,還要預想到突發狀況和細節處理,如出現混亂怎么辦、孩子對活動缺乏興趣怎么辦等等?做好一切準備,我們才能高效地完成每一次活動。
關于幼兒園教學反思7
《顏色變變變》這一科學活動是根據幼兒在認識基本顏色紅、黃、藍的基礎上設計的,孩子對顏色很敏感,他們除了對紅、黃、藍基本顏色清楚外,對其它顏色也很感興趣,有時也會說出桔黃色、綠色、紫色等,為了初步讓幼兒知道這些顏色是怎樣變過來的,我設計了這樣一節活動。
本節活動的目標是:
1、在認識紅、黃、藍的基礎上,樂意參加變色的操作活動,體驗變色的樂趣。
2、知道不把顏色涂到別的地方。主要以幼兒興趣為主,讓其感受顏色變化的神奇。
科學活動主要是讓幼兒自己摸索、探究,讓孩子去發現問題,整節活動上下來,孩子們總體來說還是很感興趣的,都能積極的參與活動,感受顏色變化的快樂,從這一點看基本完成了活動目標。但由于個別顏色變化不明顯如:紅色和黃色變橙色,有的幼兒紅色沾太多而黃色又太少,使得整個顏色沒太大變化,使其對顏色會變的概念還不清楚。這點在今后的活動中還需讓幼兒繼續探究。
通過參加科學教研組,讓我對科學教學活動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幼兒為主體,主要是孩子動手操作,在操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創造科學環境讓幼兒探索。
關于幼兒園教學反思8
本月我們的主題活動《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讓幼兒感受到了春天的到來。
春天里,太陽暖暖地照著,春風輕輕地吹著,天空不時下起了小雨,淅瀝淅瀝的春雨像綠絲線,從地上牽起小草,小草變綠了,長高了。蜜蜂飛來了,蝴蝶飛來了。上星期在學習并表演“三只蝴蝶”之后,孩子們對蝴蝶的興趣更是有了很大的升級。蝴蝶一下子成為我班孩子的熱點。一次在幼兒園里我們發現了一只美麗的蝴蝶,孩子可興奮了!
還有許多小朋友帶來了許多關于蝴蝶的圖片,圖書,在相互介紹的過程中,孩子們了解了許多關于蝴蝶的秘密。所以今天我們選擇了《蝴蝶飛飛》來讓幼兒學習。它的目標是學唱歌曲,并感受蝴蝶飛舞的美麗。有興趣地參與音樂游戲。
活動分析:
一、欣賞歌曲《蝴蝶飛飛》
1、歌曲里是誰在飛?(引出蝴蝶。)
2、那蝴蝶長得什么樣的?為什么說它頭戴金絲?蝴蝶什么地方最漂亮?(讓幼兒記憶歌詞的內容。)
二、熟悉歌曲旋律。
教師演唱,幼兒拍手,一拍一下打節奏。(讓幼兒熟悉歌曲的旋律。)
三、幼兒學唱
教師演唱,幼兒跟唱數遍。(讓幼兒在多次的演唱中,記住歌詞的內容。遇到難記憶的歌詞,另外強調。)
四、音樂游戲“蝴蝶找花”。
活動措施:
一、在活動中,我們可以加入動作:讓幼兒模仿蝴蝶飛的時候具體從踮腳尖、翅膀的不同動作來進行表演。
二、在剛開始欣賞歌曲的時候,不一定要強調幼兒唱,重點在感受。
三、在“你愛花兒,花兒愛你”在這句的演唱中,由于歌曲的音調比較高,歌詞也比較難記憶,所以孩子們把它改成“飛啊飛啊,飛啊飛啊”這樣的效果也很好。
關于幼兒園教學反思9
怎樣培養小班幼兒繪畫興趣
小班幼兒剛從家庭走向幼兒園,由于年齡小,手的動作不夠靈活,加上他們繪畫的目的不太明確,不清楚應該如何畫,怎樣涂色,畫面怎樣變得漂亮,他們只是把繪畫當成一中游戲,隨自己興趣任意涂抹,畫出的物體不太規范,因此,幫助幼兒提高繪畫技能,使幼兒學會繪畫的手段,表現他們內心意圖是十分必要的,在小班教學的繪畫過程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由于幼兒年齡小,對繪畫一無所知,他們只會持筆亂涂亂抹,來體現自己心中的喜、怒、哀、樂,伴隨著這種體驗,他們對畫畫逐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這時教師千萬不能急于教孩子畫些什么,也不必強調幼兒畫得像不像,因為這樣易使幼兒失去繪畫的興趣和熱情,而應該去引導、呵護、培養。提高幼兒的這種興趣,如:為幼兒提供各種繪畫工具、材料,使幼兒在高興時能隨時拿起自己喜歡的材料來自由描繪、表達,教師應時刻鼓勵幼兒“畫自己喜歡的”讓幼兒興致勃勃地自由涂畫,從中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
二、認識繪畫工具及材料。
幼兒繪畫中,不能單一只用一種繪畫工具來做畫,這樣容易導致幼兒沒有新鮮感,因此每次作畫教師盡量要讓幼兒感到繪畫課的新鮮和好奇。剛開始我讓幼兒先用水彩筆學畫畫,當孩子對水彩筆畫有一定的了解,使用時幼兒便會感到不新鮮,這時,教師便要換其他的繪畫工具,如:油畫棒、棉簽、手指點畫、水粉顏料、調色盤等。使幼兒感覺到繪畫工具的多種多樣性,使幼兒對繪畫興趣進一步提高。
三、學習簡單的繪畫技能。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教幼兒從淺入深,由易到難的一些簡單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如:小點表示花朵、小草、樹干,用橫線表示棍子、繩子、欄桿等。在教學活動中,我先讓幼兒練習畫氣球、泡泡、太陽等。再逐步畫欄桿、格子布、房子,使幼兒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筆及對筆的控制力。
四、用兒歌、故事內容導入,調動幼兒對繪畫的積極性。 生動的兒歌、故事能夠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能給幼兒以美的享受。利用生動、形象、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學作品兒歌、故事,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于理解,易于掌握。
五、舉辦畫展、重視評價作品,給予表揚。
幼兒每次完成的作品,我都一一把它們布置在室內,引導幼兒觀察、分析,評價各幼兒的繪畫特點、色彩、線條、比例等畫面效果,讓幼兒形象、直觀的欣賞作品。俗話說:“好的孩子都是表揚出來的!币虼耍⒆油暾淖髌泛玫慕o予表揚,不好的應該先表揚,表揚的同時,委婉的提出不足之處,然后再進行表揚。使幼兒在表揚中得到進步,得到發展。當孩子們受到同伴和老師的表揚時,他們的情緒會更加高昂。那么繪畫便會在他們心中得到升華。
二
在前三年的工作中我一直 是帶的大班,對于小班的孩子真的是沒有接觸過,所以 今年是我第一年帶小班 ,在這一個月的教學中我確實有很多的反思。
1、 對于不同年齡的孩子來說,確實要根據不同的年齡特點來與孩子進行交流和教學。原來大班的孩子的規則意識會更強一些,但是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一味的強調規則對于他們則是沒有太大的成果。對于小班的孩子首先要讓孩子們感受到安全感,他們才能聽進去我們說的話語。才能和我們交流。
2、 更加關注孩子的身體。小班的孩子年齡小,抵抗能力都比較弱,所以孩子的一日三餐和喝水一定要特別關注。
3、 關注孩子的情緒。對于新小班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情緒很不穩定,首先要安撫孩子的情緒,這樣孩子才有心情和老師交流各種事情。
4、 新小班的孩子情緒緊張,對于家長來說,他們也比較焦慮。我們在安撫孩子情緒的同時,我應該注意家長的情緒,只有家長的情緒穩定,才能給孩子一個好的影響,家長們才能放心的將孩子送到幼兒園,提高出勤率。
5、 關注特殊孩子。對于新小班的孩子,我們對于過敏的幼兒,性格特別的孩子給予更多的關注,穩定孩子情緒。
6、 小班的孩子行動比較慢,我們要有更多的耐心,給孩子們更多的時間來了解幼兒園的事物,并喜歡上幼兒園。
20xx年9月29日
關于幼兒園教學反思10
每一個“我”,不僅是一個獨特的“我”,而且是一個不斷成長發展的“我”。對孩子來說,發現自己的變化,知道自己長大了,可以幫助他們增強自信心,還可以讓他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和周圍的人。進入大班下學期的孩子,隨著自我意識的悄然增長,他們驚奇地發現自己在變化、在長大。他們學著去理解和關愛他人,同時,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感受自己的與眾不同,學會正確的認識和評價自己。于是我們開展了本學期的第一個主題活動《認識我自己》。在這個主題的過程中,孩子們更加得了解自己,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更學會了欣賞別人,并在與同伴的相處中學會傾聽別人意見,能夠協調合作。
我們這個主題開始是從孩子所熟悉的生日話題入手,開學初侯賀萱小朋友把生日蛋糕帶到幼兒園和小伙伴一起過生日,我們引導孩子們由生日引發感知自我,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從自身著手了解自己,通過《我的自畫像》活動幼兒觀察自己,發現感受自己的外貌特征,發現自己與別人不同的體貌特征,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通過親子活動開展《我和別人不一樣》活動,通過談話和表格的繪制,讓孩子們了解自己的習慣、愛好,發現自己與眾不同。通過《我名字的故事》《我的姓》等活動從不同角度引導孩子們深入的了解自己,我們從孩子們自己喜歡的事物進行拓展,去親近周圍的人、事、物,從而感受到自己與周圍和諧的關系。繼而開展了《我的朋友多》小板塊,通過日常的游戲活動讓孩子們學習與同伴交流、交往、分工合作、分享等等,讓孩子們講述自己與朋友相處的快樂體驗,引導他們說說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好朋友的優點和長處,為好朋友畫像,讓孩子們在活動中不但學會朋友之間交往的策略,主動幫助自己的朋友,同時也學會了正確的評價他人。
在“認識我自己”這一主題活動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孩子是天真的、聰明的、主動的,而老師對孩子的態度應當是接納的、商討的、鼓勵的,只有在這種師生互動中,老師與孩子才能相互支持,共同建構主題,推動主題的發展。在這種互動性的主題活動中,不僅培養了孩子的探究品質,使孩子初步具有了問題意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孩子合作、交往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學會了相互學習,孩子們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主體性。
關于幼兒園教學反思11
有一天,早晨大課間,我正在組織小朋友們上廁所,玲玲走過來告訴我說佳佳摔倒把褲子弄臟了。于是我過去拉起佳佳,并準備給弄干凈,沒想到,杰杰也過來給往凈弄,很讓我感動;仡^再一看,大部分幼兒用手捏著鼻子,一副厭惡的表情。
案例反思:
平時我們總是耐心教育幼兒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照顧,而現實當中卻是另一番景象。于是,我幫佳佳弄好衣服后,關心地問她:“佳佳,剛才大家都笑你,你心里好受嗎?”佳佳難過地搖搖頭。接著,我向小朋友提出一個問題:“看到別人摔倒了,你會怎么辦?”有的小朋友說:“不應該笑話她。”“應該拉他一把,不應該------”大家發言非常積極,最后經過討論:小朋友知道我們大班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會有困難,都需要別人的關心和幫助,我們應該像一家人一樣熱心幫助朋友。
這次突發事件,使我悟出一個道理:同情心離孩子們已經越來越遠了,孩子們被大人的愛包得水泄不通,不懂得怎樣去同情、關心別人,事事以“自我”為中心,在生活中也缺乏謙讓、友愛、團結的精神,常常為了玩具你爭我奪,不會謙讓?珊⒆觽兛倳L大,總會離開父母筑造的窩,他們要生存,不僅靠一技之長,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同情、關愛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作為幼兒教師,培養幼兒高尚的道德品質是幼兒教育目標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機,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關于幼兒園教學反思12
這首歌曲是小班小朋友剛進園時學習的歌曲,孩子年齡比較小,沒有形成較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大部分的小朋友都喜歡唱唱、跳跳,特別喜歡音樂的節奏,剛入園的小朋友也一樣。在本次活動中,我采取談話導入,雖然有部分小朋友還沒有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情緒較一般,但班上還是有一些可愛的“積極分子”。圍繞“幼兒園”,我們交談的比較開心。
對于活動中的內容,孩子們一開始會有點興趣,但漸漸的就會難以理解老師的意思,不太容易接受歌曲的學習。所以在活動中,我將教學活動情景化,當成第三人稱,讓小朋友聽故事似的,先去接受歌曲的歌詞意思。通過這樣的方法,我發現小朋友對歌曲的內容掌握的較好,但對歌曲的旋律把握較一般。有個別幾個小朋友會很認真跟著老師唱,但參與很積極,但表達的太過直接,沒有真正唱出歌曲的旋律。為了吸引多小朋友的注意,我在活動中采取讓個別小朋友單獨表演,這樣就有效的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活動中,會有很多的小朋友想表達自己 ,于是會認真跟著鋼琴學唱。在活動中,小朋友會受到同伴的支持、老師的鼓勵與表揚,從而體驗到了活動中的成功感。
本次歌曲的內容較為簡單,孩子們接受的較好,就更愿意表達出來。在活動結束時,雖然歌曲的音調還沒有記得很清楚,但大部分的歌詞都記住了,隨著鋼琴能又唱又跳。通過這一活動,讓幼兒感受到作為老師的我們,在組織幼兒活動的時候,有的時候是要根據孩子的水平、實際情況,在教學中靈活的對于教學內容進行修改運用、有效整合,要用到實處,才能真正發揮好的效果。
關于幼兒園教學反思13
大班教學反思:
《遠離危險物品》是一節健康活動,本次活動目標是:
1、通過觀察認識安全標記,教育幼兒遠離火、電或其他有毒的物體。
2、進一步提高幼兒自我防范意識。這節課我共分五方面來進行教學,首先讓幼兒觀察、認識安全標記。了解它的特征和意義。因為幼兒本身就有一定的認識基礎,而且對這些標志比較感興趣,所以課堂秩序還是很好的。
在翻開活動用書時,幼兒都能積極的舉手告訴我書上圖片描述的是什么,從這里可以看出幼兒對于這些危險物品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意識;并對它們造成的后果也是比較了解的,大多數的幼兒一次就把所有物品的用途都說出來了,但是對于他們的共同之處幼兒的回答就不太完整,雖然知道但是不能用一個較好的詞語來進行概括,從這里我發現我班幼兒在語言發展方面,詞匯還是不夠豐富需要加強。
幼兒對“為什么這些東西是危險物品”,不太了解,有的幼兒說“本來就是這樣的”有的說“因為它會個給人和事物造成傷害”……因此,在我講了以后幼兒就有了一種恍然大捂的神情,感到很高興,還不時和邊上的同伴那進行交流。課堂的氣氛一下字就活躍了起來。
在第四個環節中主要讓幼兒自己分辨哪些東西是危險的物品,不能吃也不能玩的。幼兒都積極的舉手發言回答,總體來說幼兒的知識經驗還是較豐富的,有些我也沒有馬上想到,但是幼兒一下子就聯想到了,還對我說了很多發生在他們自己或者周圍人身上的一些有關于這些危險物品造成的傷害,從中不難看出現在的幼兒知識面還是比較廣的,他們都能對這些事情做出自己的評價,并進行分析,了危險物品對人的傷害
最后一個環節,幼兒積極討論其他孩子的回答是否正確。孩子們都非常喜歡這樣的談話方式,課堂的氣氛非常熱烈。當中有的幼兒說的不夠準確,或語言表達不清楚的,其他幼兒還會進行指正,從這里可以看出幼兒已經基本掌握了對危險物品的認識和造成的嚴重性,活動的目標基本達到了!
關于幼兒園教學反思14
1.營造童話意境激發學習欲望
本節課,我以童話“小馬過河”為背景,組織教學。課一開始我簡單的給學生講述小馬接受任務去磨房,途中遇河,松鼠與老牛的話讓它不敢過河,只好回家問媽媽的故事。在隨后的教學中,緊緊圍繞“小馬過河”這個故事展開教學,從小馬練本領、小馬接受任務遇到大河、小馬想方法過河、到歡慶過河都是在這個情境中進行的,使學生作為故事的主人公參與學習過程,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師、學生、教學內容融為一個整體。
2.挖掘生命內涵放飛學生心靈
兒童的靈性也就是學生的天性,兒童的世界是一個充滿靈性的世界。兒童天生具有創造力,就看你教師有沒有給他機會。給學生提供更多發展的空間,是我設計本節課的一個重要砝碼。在教學過程中,我在抓住主教材的同時,忽略了次教材,以留給學生更多的創造空間。我想,學生的創造力是無窮的,學生一定會非常喜歡,因為這是他們的自己的方法,這是他們合作的成果,這是他們創造的結晶。
3.巧設學習障礙練就生活本領
平淡無奇固然可使學生學的輕松,但往往也會使學生感到乏味。本課根據幼兒特點,巧妙設置了學習的障礙,使學生在新需要與舊水平之間產生沖突,從而更好地學習。因此,在課一開始,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是那匹小馬,你能過河嗎?”這個問題一定會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啟迪他們的思維,他們會利用以有的生活經驗去思考,去實踐,甚至會將問題放到現實生活中去解決。這樣將課堂與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練就生活的本領。
關于幼兒園教學反思15
在以往的折紙活動中,我們常?梢钥吹剑
鏡頭一
師:(教師出示已折好的大象)今天我們來折大象,你們喜歡嗎?
幼:喜歡。
師:請小朋友每人取一張正方形的紙跟老師學折大象(每個孩子都按老師的要求拿了相同的紙)。
師:跟老師一起將正方形對折,你們折好了嗎?
幼:折好了(教師巡視一下幼兒折紙情況,又繼續)。
師:再把正方形的邊向中線對折,折好了嗎……
鏡頭二
a.幼兒很快跟著老師折好了大象,開始東張西望,無所事事。老師走過來對a幼兒說:你真棒!折得真不錯!之后就去指導其他幼兒。
b.幼兒跟著老師折到大象鼻子時,試了幾次也未成功,便請求老師:我不會折大象鼻子。老師走近他說:你再試試。幼兒無可奈何又去試了幾次,結果仍未成功,索性請另一幼兒幫折。
c.幼兒拿著原封不動的紙大聲說:老師,我不會折,你幫我折。老師邊講邊幫他折了一只大象。
從以上兩組鏡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的教育目標似乎得到了落實,也似乎讓幼兒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和本領。但是我們不難發現:在這樣的活動中,幼兒越來越依賴于教師而懶得自己思索,學習的主動性降低,思維的發展受到了限制。教師只是重知識技能的灌輸訓練,而輕視幼兒的主體意識、學習興趣以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和培養。
隨著幼兒園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我們越來越關注幼兒在學習過程中付出了怎樣的代價:是否越來越熱愛學習,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是否在獲得知識技能的同時體驗到自尊自信和相互尊重。折紙活動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活動,那怎樣才能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折紙活動,并得到有效的發展呢?
首先,“授之以漁”
通過鏡頭一我們發現,在以往的折紙活動中,通常采取教師示范、幼兒跟著學的教學模式,更多地重視知識灌輸和技能訓練,而忽視幼兒能力的培養。《綱要》中指出,能力本身就是一種終身受益的品質,最根本的能力則是自我學習的能力。在折紙活動中,怎樣培養孩子的自我學習能力?我們認為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小班幼兒的思維依靠行動,帶有直覺行動性,而且隨意性很強,教師可讓孩子自由折,以滿足孩子的需要;中班幼兒仍處于具體形象思維,但好奇心強,喜歡探索,可嘗試讓幼兒學習看步驟示意圖折紙;大班幼兒處于抽象思維萌芽階段,有強烈的探索欲望,但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可漸漸引導幼兒從看步驟示意圖過渡到圖示示意圖。
通過這些活動,教給孩子一些折紙必須的本領,幼兒可以輕松掌握又可以舉一反三,幫助兒童把智力技能與掌握的符號結合起來,在頭腦中進行轉換,通過技能整合而變成自己的折紙能力和技巧,其效果遠遠勝于模仿來的技巧。
其次,“分層指導”
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等方面存在差異,折紙活動中的表現也各不相同。這就要求教師做一個敏銳的觀察者,及時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給予適時的幫助。如案例中,a幼兒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教師應從不斷創新的高度予以啟迪,促使其再創新。如啟發幼兒:你試試,能變成其他的物體嗎?在活動中,我們發現有的幼兒還能把大象變成了天鵝、小鳥等。此時,教師對于幼兒的創造應給予充分的肯定,鼓勵并引導幼兒把自己的折紙過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如中大班幼兒可以嘗試制作“我的折紙步驟示意圖或圖示示意圖”。這樣,有利于幼兒的主動學習,同時也讓幼兒獲得極大的成功感。當幼兒停滯不前,原地踏步時,教師要善于啟發和誘導,并給予及時的幫助。如案例中b、c幼兒,可再次引導他們觀察、比較圖示的異同和特征,逐漸完成作品。
再次,“交流提高”
在折紙活動中應注重幼兒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通過相互交流,孩子可以從同伴那里得到許多新信息、新經驗,會發現和重新認識同伴的許多長處和價值;通過交流可以對原有的經驗進行綜合、豐富和充實,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決問題的不同方式能促進幼兒不斷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或構建新觀點。
【幼兒園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學教學反思06-09
教學總結反思 幼兒園教學反思案例10-29
教學反思幼兒園11-24
幼兒園教學反思11-20
幼兒園的教學反思11-04
精選幼兒園教學反思11-09
幼兒園教學反思精選10-30
幼兒園教學反思06-01
幼兒園的教學反思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