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2寒假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忙碌而又充實的社會實踐已經告一段落了,大家這段時間一定收獲不少吧!該好好總結一下過去這段時間的社會實踐了!一起來學習實踐報告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2寒假下鄉社會實踐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2寒假下鄉社會實踐報告1
活動背景
在放寒假之際,接到省團委發到各高校的關于寒假社會實踐的通知,要求團委大學生在寒假里積極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如:為農民工留守子女提供學業輔導、自護教育、親情陪護等幫扶;為農村創業青年提供技術、資金、信息等方面幫助;為鄉鎮基層團組織完善工作機制、健全工作項目、創新工作載體提供指導與幫助。
我是新聞傳播系團委青年志愿者協會會長,接到通知后思量決定與自己的實際情況結合,我是農村子女,便在本地聯系同伴和幫扶對象展開活動。
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
洪湖市燕窩鎮新河村
活動內容
學業輔導 親情陪護 關愛老人 走訪敬老院 贈書孩童
活動體會
一、針對孩童篇
學業輔導
村落里的年味也越來越濃,孩子們的興致也隨之高漲。從1月19日開始我和聶青開始對鄰居家小孩張賽進行學業輔導。張賽,男,13歲,六年級,現就讀于中心小學,其父母都在家農耕。我們以他這次期末考試成績為參考,幫他補習數學和英語。補課時間是1月19至1月31日(除過年四天)每天下午兩點半到五點半,以寒假作業為主線,以點帶面的講解知識點,我負責數學,聶青負責英語。其父母也積極配合督促他完成規定作業,在給張賽補習之余也和他隨意交談,說讀書的重要性,講學習的方法。這次補習活動得到家長的支持與贊賞,他收獲知識的同時我們也以收獲傳遞知識的快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贈書活動
冬日的暖陽格外舒適,新年的氛圍也顯得格外的和諧,
空氣中依然回蕩著鞭炮聲,充斥著煙火味。1月28日我和聶青把前幾日收集、整理的舊圖書贈給本村經濟較貧困的讀書子女。受益人有陳莎、黃江淼、張賽、陳迎傲和陳學煉五位同學,其中陳莎是高二的學生,黃江淼是初一學生,其余三人皆是六年級學生。此次贈書活動規模雖小亦使我們學到了經驗,為以后開展此類活動奠定了基礎。
親情陪護
陳天涯, 男,21歲,大二,現就讀于荊州職業技術學院。一家四口,姐姐已出嫁,以種田為主要經濟來源,在農閑時節外出打零工貼補家用。去年晚稻收成之后,其母在武漢餐館打工,其父在工地上。在新年元旦之際,其父騎摩托往返工地途中突發腦淤血導致發生車禍,把這一家推入痛苦的境地。其父經過治療調養病情雖有好轉但狀況仍然不佳,目前半身癱瘓,大腦意識處于半模糊狀態,暫不能與他人語言交流,無法進行基本日常活動,生活起居都是在其母的照料下完成。
在得知具體情況后便與他的老同學展開親情陪護工作,組織活動邀他參加希望幫他早日走出陰霾。在大年初二老友聚會時,找關系與他較好的和他單獨談心,傾聽他的苦惱和內心的悲痛,給他支持與力量。也找開朗健談的長者給他安慰、勸告和建議。后來在他空閑時也經常小聚,避免他把自己關在家里,暗自神傷。
2月2號下午,陳天涯和我等四人一同去湖邊烤魚,出發時陳就跟我們說他要四點之前到家,幫家里做飯。但是其過程卻很享受。陳少有的笑也讓我們感到輕松,他也跟我們傾談心中的想法,想以后在學校里學好專業知識課余時間多做些兼職,認真的走自己的路。希望他可以一路堅定快樂的走下去。
二、老人篇
關愛空巢老人
人依舊,物依然,又是一年。
大時代的背景下,經濟發展,是更多的人走出農村在外打工,是更多的老人成了空巢老人。新年團圓歡聚的時刻里,由于種種原因,使一些外出打工人沒能回家過年。這不僅是他們的煩惱更是老人的傷悲,老人只能在內心里期待著、盼望著也幻想著。
在他們追逐身后,我們看到的是天真年幼的孩子,我們看到的是蒼桑的老人,我們也看到他們無奈孤獨的身影。他們走了,留下的不僅一兩個老人或老人和孩子而是一個家,為他堅守的給他們信念的家,而兩鬢白發身形佝僂的老人是這家里的擎天柱呢?
我們都有自己的夢想、生活、責任與牽掛,而家人特別是家里的老人我們是不是該替他們想想了。新年到,歡聚時,憔悴兮,老人心。
拜訪敬老院
1月27日,暖陽高照,和風習習,我和羅裔坤兩人結伴去燕窩鎮福利院看望本村的老人。燕窩福利院居住著燕窩鎮及各鄉無親無故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陳世漢和王珍珠老人,我們都是未畢業大學生能力也有限,買了些老年人能易吃的東西,東西雖少但是卻溫暖了老人的心,我們也很開心。
三、活動總結
乍暖還春,龍年始作,假期也要準備在二月稍稍停留與告別。我帶著寒假的感悟與信念的渴望,收拾行囊開始我新的征程。只是站在假日的尾巴上,收拾自己的心情,整理繁雜的思緒,也不經意間泛起我心中的層層漣漪。
這個寒假我和我朋友們都過的很開心很充實很滿足,它的每一天,我都有自己的計劃;它的每一天,我都能開心微笑;我也從中慢慢地找到與明白生命賦予時間與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去年的寒假我好象與時間躲藏,總在時間里蹉跎時間。也許是自己的承受能力有限,在面對一些突來的‘暴風雨’不知所措,現在風雨過后雖不見彩虹但是我一很開心很感恩了。這些經歷讓我成長,而今年寒假讓我豐富。
雖然寒假實踐有點硬性要求,但是對著并不象作業般也使我做活動時更輕松更快樂。和鄰家小妹一起想些活動,并加以實踐如給小朋友補習、關愛孤寡老人、拜訪敬老院、河邊烤魚、做團子等等,還有些夭折如宣傳自護教育、鄉鎮管理學習。我們沒事時,就坐下來在陽光的溫暖下,閑情逸致看看書,隨心所欲的談天說地。
在做有關社會實踐的活動,我們也遇到一些困難,如過年時孩子特想玩,靜不下心來學習;輟學的比較多;老人比較陌生等。在做補習時,我們想盡可能多的聯系一些孩子,再結合村里實際情況和走訪之后也只聯系到4個孩子,我們想要就這樣也要盡全力做好,誰知道到正式上課時只來了1人,面對次情況我們不得不總新調整與再次走訪。最后,我們只能和張賽小朋友固定補課。這個活動最大的感受是在走訪過程中,深深地印刻‘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憐天下父母心’‘讀書是較好的出路’等等類似的話。每個父母讀說會盡一切努力讓小孩讀書,只要他肯讀。在這個時代下一定的知識學歷是必須的,而在農村讀書就顯得尤為重要與必須了。可是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啊,我們了解到很多上初中的`孩子都打工去了,原因都不在其父母而在自身。有一個原因可以參考就是‘風氣問題’,很多孩子盲目的跟風,家長也管不住,不得不說農村的教育似乎有點倒退。
所有活動的最終體會就是:愛,最能溫暖人,最有力量感,最有快樂感。對小朋友的喜愛,對朋友的關愛,對老人的憐愛,對親人的疼愛,對他人的友愛,我們自己會感到生活的美好,并引起他人生活的不同或變化。那些剛與家庭出現裂痕的準備離婚的陳莎接觸時,感到家的拆散就是用愛來刺痛最直接的人而她也同時渴望著。在和空巢老人談心時,他們就跟需要親人的關心、關愛了,外界的愛也像陽光讓他們感到溫暖。在給愛的過程中,我們先要整理自己的心,把愛看成一種行動,不要讓世俗使愛夭折。
給我一些思考是:什么是農村孩子的出路,農民工留守兒童的命運,農村與城市的差距等。其實,我更想說的一個體悟是想做什么時就千萬不要等。等,是最大的阻擾。
這個寒假過得很豐富多彩,這個寒假過得很充實快樂,這個寒假成長了。對這個結束我不感傷因為結束亦是開始。
2022寒假下鄉社會實踐報告2
對于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我們的理解是,可以借機走出校外,走進社會,對于大部分時間賦予課堂的我們,是有新鮮感而有益的,當然,少不了或多或少的困難。其好處有三,基本的:增進隊員間感情;鍛煉自己的技能;進一步了解社會。至于其他的好處,如認識一座新城市,參觀新的人文景觀,隊員間互相學習等等,自然是不勝枚舉的。
每個人下鄉回來,都會有很多的感觸,因為實踐時間太短,離開之時正是情感高漲期,卻又是一個無奈的告別時,來不及一一拾掇情感,只好在歸來后宣泄于文間,卻仍是帶著抹不去的遺憾。
這次隨隊去xx市潮安縣xx鎮中心小學,也是圓了我一個支教夢,但也很無奈地擔負著調研的重任,但最后,這份無奈卻成了幸運,令我欣喜。
有時幫忙一下后勤,原以為后勤是個輕松的活兒,因為自己對于煮飯做菜也略懂一二,但很快發現,大鍋飯大鍋菜,不容易。
最后的匯報演出,我成了舞蹈排練老師和主持人,這是我沒有預料的,因為這兩件事是我不敢涉足的。很感謝x璐和x君,讓我邁出了如此可貴的一步,雖然似乎微不足道,但對于我的人生,贈與了一份自信。
十天的日子,當然不是順利流淌過去的。在與xx服務隊的博弈中,我們有了意外收獲——談判的經驗,同時,互相看到了更多的團結和共鳴。
我想,可以一一述說一番。
一、關于支教
我們的授課對象是小學生,三四年級居多,剛開始有些同學覺得大材小用了,只有我們的隊員知道,授課的難度,是難于中學課堂的,因為,我們習慣了緊密邏輯的思考,要使小學生聽得懂我們的課,授課語言、方式、內容等方面的設計需異于平常的試講訓練,不易做到。
我只好告訴自己一句話:回到童年。
我講的是歷史人物故事,共八節課,分于四個班。本來想著講岳飛和孔子,到了目的地,思考良久,覺著內容太多時間不夠,只好作罷,只講岳飛。
上課一開始,我作著自我介紹,比劃著“鄧”的時候,在每個班,大部分的小朋友都脫口而出:“鄧小平!”當問到“知道哪些歷史人物時”,又是不約而同的“鄧小平”。我以為是當地對于鄧小平有著特殊情感,詢問了才知道小朋友們的語文課本上有關于鄧小平的課文。而在補充“知道哪些歷史人物時”的答案時,四個班又是不約而同的“李白、杜甫、韓愈”,也是從語文課上學來的。我覺得很有趣,同時看到了教育的成功,看到了希望。
我的課堂,本想著以說書的形式呈現,但有些名詞需要寫在黑板上作闡釋與演示,只好增加了轉身在黑板上比劃的動作,而該表演的段節,自然是認真落實的,當然,自覺得遠遠達不到自己心中的要求,但至少做了更進一步的嘗試,看到了小朋友們的歡笑,這歡笑源于我,就足以使我欣喜萬分了。
講課中還是存在一些緊張與不成熟,雖然一部分源于進入課堂的隊員的影響,但大部分還是源于自己的準備不足以及不合理的準備。何為不合理的準備?就是把課堂準備認為是背講稿,而背講稿正好限制了課堂上的互動與臨場發揮,在課堂上,常陷入講稿與實際課堂的糾結中。
在我的課的最后,我破天荒地教了小朋友們一首歌——《精忠報國》。第一次在課堂上教唱歌,于我而言,新鮮而激動。有一天上午,連教三個班,聲音都啞了。雖然自個兒唱得不好聽,但聽見小朋友們鏗鏘的歌聲,誰不自豪呢?支教的人,都覺得自豪。
二、關于調研
前面說過,本覺得調研是件無奈的事兒,因為去年我參加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就是調研類的,所以不想在今年再做一回,沒新鮮感,但因于我所謂的“調研經驗”,卻成了本隊的調研負責人。而為什么最后無奈成了幸運呢?我自有辯解的道理。
本次調研的課題是:幸福廣東,握手共處——以xxxx地區為例探析外來工子女與本地同齡學生融洽狀況。
隊伍中有xx的隊員,告訴我們,xx這地方,排外情緒甚濃,他們小時候便受過這般毒害,歧視外地的同學,待長大之后,才真正懂得了互相尊重和平等相處。父輩對于外來工的排斥在孩子當中也有顯現,影響了外來孩子與本地孩子的交往,這實在是一個很值得探究的問題。
調研的準備做得不足,但走出去的發現足以讓我們欣慰。我們以xx小學為中心點,走訪了當地村民、外來工學校老師、村委會書記、當地學生、外來工等等,獲取了很多有用的信息,使原先對于調研的模糊思路漸漸清晰起來。調研就是這樣的,不是一下子明了,而是漸漸地發現。
在xx鎮的大街村巷間穿梭,派發問卷、做采訪,領略了xx地區的.生活文化。而對于陌生人的交流,是我最喜歡的。在廣州時,就時常一個人走進菜市場屋巷之類的,同人交談,體會接近真實生活的樂趣。xx的茶,讓人應接不暇,一小杯一小杯的喝,不停歇。有一次去采訪xx村書記,村委會的人,一個接受訪問,一個沏茶和斟茶,我訪問的時候實在受不了熱情的邀請,問一句喝一杯,喝一杯問一句,好在采訪不算太長,否則這般喝下去,真得走不動了。
在調研中發現,xx地區的確有排外的傳統。父輩對于外來工的排斥是影響小孩間的交往的,如本地小孩會排斥和欺負外地小孩。這種不和諧的現象,除了排外傳統的影響,當然還有別的因素,如父母的教育方式、學校的態度、當地政府機關的態度、外來小孩的自身心理、語言障礙、生活習俗習慣差異等等。
想想xx年的xx古巷鎮6·6械斗事件,對于外地小孩與本地小孩的這種交往狀況有些擔心,會不會從小造了陰影,在成年之后爆發出來?或者,古巷鎮的械斗事件,主要原因就是來自xx人從小的排外與歧視?這種擔心并非是空想的,因為據一些學生的反映,常有本地的高年級學生群毆外地的學生,老師只是在事后作些批評與懲罰,少有平時特意的訓示。而外來工家長們忙于工作,對這類事不大關注,使得一些外來工子女變得孤僻。
而我們也可以在調研中看到希望,因為現在孩子越長大,無論本地外地,對于排外與歧視,都沒有多大的感覺,都能互相尊重,或許他們已經不在乎父輩認為的所謂來自外地人的“侵略”,覺得生活在同一個地方的人,沒必要去作一番區別。
雖然如此,也不能掉以輕心,有個xx的朋友對我說,那些外來子女小時候的陰影還是有的。我們在調研報告中有一些建議,希望看到的人能有一份認同和思考。
對于報告的撰寫,很有難度,因為準備的不足、計劃執行不力、資料整理難度大等原因,而我們很用心去做了,是足以令自己欣慰的,而最終會有一份令人滿意的報告。
我在調研過程中,感覺像是游玩了一番,在游覽新的人文景觀,愈加覺得新鮮而有趣,如民居屋角的石柱,被當作鋪路用的清代墓碑,等等,若果我放棄了調研,那真是可惜了。這不足以“幸運”形容之嗎?調研的人,都應該覺得幸運的,因為我們一起發現了很多,引起了很多未有過的思考。
三、關于后勤
我對于后勤,本是沒什么貢獻的作為的,但有時看著后勤組的勞作,也蠻有感觸。
后勤的伙伴,主要是負責隊里19個人的伙食,這活兒不簡單啊,買菜煮菜煮飯。買菜呢,眾口難調,在駐地思量著,在菜市場里還要徘徊良久,要買得好菜,也要買得便宜價。語言不通是個障礙,x華說,xx話聽不懂,xx人的普通話更聽不懂,所以每次買菜須得會xx話的人陪同。會xx話的隊友跟著后勤組去菜市場,到了菜市場后勤組卻儼然成了跟班兒,問價還價的自然是能對話的隊員。買菜的日子,除了常聽翻譯而熟悉了菜價,對于xx話還是一頭霧水,連一二三四五六七都分不得個清楚。
做菜是不容易的,后勤組里沒有多少好手,即使有,也習慣不了大鍋飯大鍋菜,而動刀動鍋的一個人才好做,多幾張嘴指指點點的就使得混亂了。xx菜粵菜都有做,叮叮當當的總不免夾雜著怨言,最后大家自然能互相諒解。我有時候幫忙切菜,開始那幾刀還挺順手,慢慢就埋怨說這刀太重了,不得勁兒。
做早餐和洗刷餐具是全隊人輪流的。而6點起做早餐的事兒,后勤組必須有人摻和,非后勤組的人只有那么一次,只苦了后勤組的三位,輪流6點早起陪同,常常還要做大部分的工作。有時候早餐是不夠吃的,大家只好將就。刷洗餐具不是個難事兒,大家都做得很愉快。
大家對于后勤組的伙伴都表示非常感激,因為大家都有參與過,或者圍觀過,自然理解。
也許大家心里都有一句話:別拿做飯不當正事兒!
四、關于匯演
支教的最后,自然要有個匯報演出。
在下鄉之前就準備了小品的劇本,但后來發現,排練的時間實在不足,劇本有些長,劇中人物太多。有一天夜里想到了一個對口相聲劇本,想跟田輝排練,也是因為時間的關系,只好作罷。田輝是來自湖北的孩子,本想著讓他在同學們面前表現一番,讓他自豪和自信一番的,后來自我安慰地想,還有別的方式呢,確實有。
x璐要帶領孩子們排練舞蹈串燒和合唱,見我沒節目負責,就讓我幫忙排練舞蹈。這實在出乎我天大的意外,我對于舞蹈,有敬心而無悟性,如何可以這般誤人子弟?但x璐給了信心,她對于我的相信使我相信了自己。于是熟悉了音樂,練習了基本動作,磨蹭幾天,我終于開始人生第一次教人跳舞。排練過程中,歡笑連連,實在讓人開懷,看著小演員們不斷進步,很欣慰,對于他們,也對于自己。但我在排練中的示范和在排練外的練習,被x璐笑稱很陶醉,我想實際是四不像了,這沒關系,主要在于動作指導和糾正,我的示范可做令人歡樂的因子了,果然看我跳舞的人都樂了。
匯報演出與游園大會的工作安排會議上,x君讓我接了主持的任務,這又是一個意外,但我曾經想過主持一場匯演,活潑地,但又很糾結,這個匯演,有領導在場,該用些什么風格來主持呢?所以在主持稿的撰寫上,有了一些煩躁,最后在x璐的幫忙下,還是完成了稿子。
匯演當天,前面的主持,是很中規中矩的,偶爾有一些“小朋友們跳得好不好啊”“我們再次用掌聲感謝他們好不好”之類的話語營造一下氣氛,也用于對表演的小朋友作一些鼓勵。在游園之后我們全體隊員的表演是合唱《愛因為在心中》,我看著一張張小臉,想起那些給他們上課、帶他們排練和跟他們談天玩耍的情景,哽咽著實在唱不下去了,最后借著音樂對他們做了表白——“你們喜不喜歡大哥哥大姐姐們”“大哥哥大姐姐們也很舍不得你們”,一張張小臉哭成了花臉,大家都很感動。事后我對隊友說,我的主持還算是成功的,因為我把那些小屁孩搞哭了。
匯演之后是關于xx服務隊的自我介紹,之后是我們與小孩子們的告別,大家都舍不得離去,因為眼淚流個不停,哇哇的哭聲別以為是夸張,當時還真是環繞在身旁。在我與田輝告別的時候,有個小男孩哭著走到我身邊,對我說:“老……師,一定要……記得……來看我們。”我不知如何回答,只好說:“好好。”我實在不敢做出更明確的承諾,或許,這一輩子都難以再見面的,縱使如何舍不得。
而xx服務隊的隊員做出了令我們不解的舉動,在大家告別的時刻闖進課室,召集了小朋友,訓示他們接手后上課的規矩和時間,完全不理會我們的淚眼相望和無語凝噎。
但無論如何,大家都收獲了滿滿的感動,收獲了這么多人給予的不舍。
我們應當感謝那一次匯演,讓我們看到了我們與小孩子們的感情的升華。
我還要感謝兩個人。
五、關于“談判”
7月18日,xx服務隊的踩點隊員到達xx小學,晚上就找了我們談判,關于洗澡房的使用問題。
我們剛開始覺得他們是不速之客,因為實在搞不懂為什么會有兩支隊伍同時出現在同一個服務點,可能是該小學校長沒考慮周全的原因,也有因為xx服務隊在與我們隊伍溝通上的不足。重點在于,如何解決問題,既來之則安之。
隊伍里大家各抒己見,總結意見,代表便與對方交涉,交涉中代表也常常回來商量。談判中沒有大的矛盾,最后達成共識,皆大歡喜。
而次日晚上,對方卻希望我們盡快結束課程與匯演,因為支教服務對象是一致的,我們按計劃進行指教,卻是阻礙他們支教的開展,他們提出讓我們提前一天結束,他們推遲一天開始。但我們是不愿意的,談判無果,有一些小摩擦。只好約定次日找校長面談。
我們回到宿舍,就商量對策,知道自己占著上風,卻總是不放心,討論出了若干個方案,以防萬一。也許可以用同仇敵愾來形容當時的氣氛。而次日與校長的面談,卻意外地勝利了,我們不用讓步,校長說服了xx隊伍的代表,他們只好作罷。
但我們,平日里見著,互相間,也是笑臉相迎、以禮相待的,不管怎么說,談判桌上是對手,桌下是可以成為朋友的。在匯報演出前后,我和他們的隊員互拍著肩膀,傳達了友誼。
我們最后一晚,一位隊員的爸爸為我們在廚房勞作時,被爆炸的打火機灼傷了手,大家都很著急,xx的同學立刻趕了過來幫忙,義不容辭的樣子,實在令人敬佩。
在談判中,我們學會了爭取權益,也學會了尊重別人,也相互看到了我們之間的團結一致,實在是好事。
要感謝xx的朋友。
下鄉之后的日子,整理那些記憶,總是感覺很遺憾,只覺得那些日子為什么不能再延長些,告別的時候才突然生出那么多那么深刻的不舍,好多話想說,好多話想聽,卻只好想象。記憶在腦海中,久了就會模糊,只好翻看著那些照片,平日里夢著下鄉十天那些事兒,不愿意生疏。
2022寒假下鄉社會實踐報告3
目的:
體察民情,了解國情,增長才干
形式:
深入農村,與村民攀談,搞調查
時間:
20xx年x月22日——x月27日
地點:
山東省平度市崔家集鎮周家村
組織者:
山東省青島海洋大學工程學院團總支
參與者:
山東省青島海洋大學工程學院99級、00級部分同學
一 調查數據
概況:
周家村共有230戶約800口人,住房占地約200畝,耕地1550畝。本村固定資產120萬,去年總產值為12210000元,人均毛收入為3800元。
(一) 經濟收入狀況
經濟收入以經濟作物為主,輔以副業如養雞,養老鼠。經濟作物收入占經濟總收入80%。經濟作物包括蘋果、蔬菜、黃煙、花生、柿子和制種。
自199年以來有果園200畝、蔬菜100畝、黃煙500畝,現在黃煙已發展到800畝。xx年進行村莊規劃后,xx年在房前屋后種上了5000棵柿子樹,現在每棵樹能收入兩百元以上,近年又種上了1000棵柿子樹,估計明年能大量掛果。制種業是新興產業,包括西瓜、西葫蘆、西紅柿、辣椒四個品種,種植面積在200畝左右每畝毛收入一萬元左右。
(二) 受教育狀況
村民中有30%受過初等教育、3%受到過高等教育。現在村里只有三個高中生如今兒童的上學年齡限制到8歲,但有50%的孩子九歲才開始上學。
(三) 生活狀況
據調查村民的糧食、蔬菜都自給,只買一些油鹽、肉制品,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費在200元以下。
二 下鄉感悟
(一)我看農村教育
人們在形容農村的教育狀況時總是用 適齡兒童入學率低 、 失學率高 、 教育狀況落后 等短語一言概之。這就模糊了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甚至誤導讀者進入 邊遠地區人們不重視教育 這一誤區。
經過這一段時間與鄉親們的接觸,我深深地感到:農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比起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越是貧窮地區的人們對教育的渴望越強烈。教育滯后的根源不在于觀念的落后而在于經濟的落后。
讓我們來看一組調查結果,在我們調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絕大部分的家長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學。我依然清楚地記得鄉親們樸實的'話語,搞調查時,當問及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時,他們總說:我的孩子能像你們一樣就好了。其實我們這么辛苦,啥也不圖,就希望他們多學點東西,找一條好的出路。還記得有個老漢對我們說: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鍋賣鐵也得上。
由此,我們轉過頭來想一想,一個地區是否重視教育能單憑入學率或人口文化水平來衡量嗎?答案是否定的。
對于農村來說,判斷人們重視教育程度的標準應是他們用于教育的開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
雖然農村地區經濟落后,但也正因為落后,他們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 個個都能考上大學 !當你看到周家村的鄉親省吃儉用供孩子們上學的時候;當你聽到老漢說 砸鍋賣鐵也得上 的時候,你還會說他們不重視教育、還在扳著指頭數有幾個失學兒童嗎?!那么,盲目地給老少邊窮地區扣上 不重視教育 、 教育意識薄 之類的帽子是不是過于武斷、是否含有某些歧視成份呢?
教育,是個沉重的話題。但只有正視教育,而非遮蓋問題,才能抓住教育發展的癥結所在。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雖然飛速發展,但離發達地區還有很大一段距離,而且經濟發展阻礙了教育發展速度,而教育又反作用于經濟,但最終還得抓住 教育是基礎,經濟是關鍵 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為此我們又該做些什么呢?
【2022寒假下鄉社會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2022寒假社會實踐報告12-23
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03-10
寒假大學生下鄉社會實踐報告11-04
2022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11-10
年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03-07
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3-23
2022寒假社會實踐報告范文11-27
2022寒假超市社會實踐報告11-16
2022寒假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8-30
2022寒假書店社會實踐報告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