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小知識
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個新課題,是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學習,生活,擇業(yè)和人際關系,培養(yǎng)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徑。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小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心理健康的標準
①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
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來源于正確的認識,正確的世界觀。抱有正確人生態(tài)度的人,對周圍的事物有較為清醒的認識和判斷,即有遠大的理想,又有實事求是的精神,因而在社會變革時期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頭腦清楚,眼界開闊,立場堅定,即不保守,也不冒進……總之,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使他們分析問題,處理問題時比較客觀、穩(wěn)妥,與時代共同進步,心態(tài)始終保持健康水平。
②滿意的心境
滿意的心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內(nèi)容,心理健康的人對自己、對他人、對工作、對學習、對生活都比較滿意,沒有心理障礙。滿意的心境來源于正確的認識,由于他們能一分為二地論人論事,因而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悅納他人。他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外貌、德才學識有正確的分析。他們在別人的議論包圍中既不會被贊揚、歌頌沖昏頭腦,又不會因批評、責備而煩惱,因為他們對自己心中有數(shù),能從別人的議論中吸取有益的東西。他們不自驕自傲,也不自輕自賤。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不會淹沒在別人的議論中無所適從,他們總是處于一種獨立自主的狀態(tài)。他們對別人也有一種客觀的、全面的評價,不會忽冷忽熱,不會苛刻地要求別人。對工作、生活、學習也有正確的標準,既不好高騖遠,也不急功近利,因而心境總是滿意的、愉快的。
③和諧的人際關系
樂于交往的人往往能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尊重、信任和友愛。這是因為他們以同樣的態(tài)度對待別人,因而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與人為善的人能夠與大家互相理解、彼此感情融洽,協(xié)調(diào)一致,相互配合默契。人際關系和諧,心情當然就比較舒暢,心理會處于健康狀態(tài)中。
④良好的個性,統(tǒng)一的人格
良好的個性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標志,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應保持統(tǒng)一的人格,做到自信而不狂妄,熱情而不輕浮,堅韌而不固執(zhí),禮貌而不虛偽,靈活而不油滑,勇敢而不魯莽,既有堅持到底的精神,又不頑固執(zhí)拗,始終保持堅強的意志,誠實、正直的作風,謙虛、開朗的性格。
⑤適度的情緒,充分的理智
人與動物區(qū)別在于有理智。健康心理必須有自我控制能力,有適度的情緒,不過悲、過喜、過憂、過怒。要用積極的情緒戰(zhàn)勝消極情緒,不使消極情緒、過激情緒維護較長的時間。要始終保持熱情飽滿、樂觀向上的情緒,而不低下猥瑣、淚喪悲觀的情緒,更不會反復無常。
二、調(diào)適“心理問題”五大招
第一招——傾訴。
傾訴是心理調(diào)節(jié)中最廣泛、最有效的運作方式。將自己的委屈坦率地說出來,能使自己慢慢地感到踏實,幫助自己消除可能形成的壓力。“有時候,看心理疾病并不難,就兩字——聽著。”
第二招——改變你的生活環(huán)境。
心境是和環(huán)境緊密相關的,人清潔了環(huán)境,也就美化了心境。平時把房子打掃干凈,買一些溫馨的小飾品帶寢室,讓寢室房間變成“美麗的家”。還可把床簾、床單、床簾都換成新的。因為一成不變的氣氛很容易讓人心灰意冷,改變居家的面貌可使人的精神煥然一新。再買幾盆花,因為植物的生長總是給人帶來希望和活力。
第三招——“靜心修煉” 放松身心。
現(xiàn)代人的情緒困擾常常來自于刺激過多,誘惑過多,欲望過多,以至內(nèi)心無法寧靜。而老子云:萬物蕓蕓,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大致之意就是讓人安靜,能靜才能回歸生命。專家建議,回到寢室可先洗個熱水澡,讓自己的身心徹底地放松平靜下來,再聽一些舒緩優(yōu)美的音樂,讓自己漸漸進入沉靜的狀態(tài)里,心胸自然會開闊起來。
第四招——芳香療法。
日常生活中,香味能對人的情緒能起到很大的影響。氣味學家的研究表明,香味對于調(diào)節(jié)人的情緒、治療疾病、保護人體身心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五招——旅游療法。
憂郁是一種愁悶的心境,是因精神受壓抑而產(chǎn)生的消極的情緒狀態(tài)。突出特點是看任何問題都從消極、悲觀的角度出發(fā),遇事愛往壞處想,容易喪失信心;不愿與他人交往,離群索居,少言寡語;一些細微小事就引起憂愁與苦悶,容易自尋煩惱,常愁眉不展,長吁短嘆,情緒低落。外出旅游有較好地消除憂郁的效應,比如旅游能提高人的身心興奮程度,激發(fā)樂趣,調(diào)節(jié)精神,具有愉悅效應。旅游能促使人體內(nèi)釋放一種多肽物質——內(nèi)啡肽,它使人產(chǎn)生欣喜和鎮(zhèn)靜。
心理健康教育意義
苦等兩個小時沒有一聲“謝謝”。
前不久,同樣是四年級的學生小偉在一次放學回家的途中碰到了自己的叔叔。瞧他在寒風中等在路邊,小偉覺得很奇怪,就跑上前去問。叔叔掏出了藏在衣兜里的皮夾,對小偉說:“撿到了一個皮夾,里面有兩千多塊錢現(xiàn)金,我在等著失主來領回去。”
小家伙被叔叔的拾金不昧感動了,于是,他決定跟著叔叔一起等待失主,結果這一等就是整整兩個小時。最后他們終于見到一個焦急的中年人回來找東西,兩人趕緊迎了上去。
結果,那人拿過皮夾先是懷疑地看了他們一眼,然后著急地核對錢物,看看沒少什么,轉頭就走了。小偉有些憤怒了,他在作文里這樣寫道:“我們等了那么久,他連一聲謝謝都沒有,以后再也不做好事了!”
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何培養(yǎng)。
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孩子生活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環(huán)境中。當他們真正面對學習、生活、交往中的一些困難或壓力時,往往不知所措。該如何提升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呢?
近年來,有一種現(xiàn)象在中小學漸漸地增多起來,就是一些孩子常因一些在成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原因(如家庭關系、學習、交往)而離家出走,甚至自殺。許多家長和老師說,現(xiàn)在的孩子太嬌氣了,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啦。的確,一個人只要參與社會生活,就會遇到各種壓力、困難和挫折。對此有的人堅強、樂觀、勇敢地去戰(zhàn)勝它;有的人就顯得懦弱、悲觀、處處逃避它。做多大的事需要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孩子逐步形成遇忙不亂、遇驚不顫、龐震驚的心理品質,是保持健康心態(tài)的基礎,對今后參與社會生活是必不可少的。
過去,我們把心理受承能力單純看作是一個思想修養(yǎng)問題,一般從思想教育的角度開展工作。事實上,它首先是一個心理品質問題,反映一個人對待困難、挫折的理智程度,社會風險意識,對自我思想、情緒、行動的控制能力。因此,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為基礎,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要內(nèi)容,循序漸進地開展起來。
我認為,把孩子應該承擔的責任還給孩子,是提升孩子心理承受力的前提。要知道,孩子無論大小,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家庭中的一員,他除了有責任做好自己的事情以外,還應該為家庭盡上自己的一份義務,包括做做家務,為家長分擔一些憂愁,關心父母的健康等等。
只有在生活的磨礪中,孩子才會切身體會到生活的不易和家長的良苦用心,才能夠設身處地地理解別人。不少家長認為,讓孩子做家務,會耽誤孩子的學習。尤其是對于初三和高三的畢業(yè)生,那可是爭分奪秒的關鍵時刻,誰還敢叫孩子做家務呢!然而,每一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長時間地使用大腦,很容易引起大腦疲勞,也就根本談不上什么效率。
讓孩子做做家務,其實是再好不過的放松方式,家長何樂不為呢?另外,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家長要有意識地設置一些人為的障礙,讓孩子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質。比如,偶爾偷一次懶,讓孩子來照顧你;家長出差的時候,不要為孩子儲備好一切生活物資,也不要把孩子托給人照顧,只把鑰匙留給孩子,一切就“OK”了,相信孩子會慢慢地學會照顧自己;下雨天,孩子忘了帶雨具,家長就狠狠心讓孩子自己冒雨回家,即使因此感冒,也沒什么,誰還沒有個頭疼腦熱呢!孩子的路就讓孩子自己走吧!你不給他機會,他永遠長不大。
【心理健康教育小知識】相關文章:
精選心理健康小知識10-31
心理健康教育知識10-29
常見幼兒心理健康小知識10-31
心理健康知識的小故事09-24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08-21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10-31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識10-28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知識10-28
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總結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