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管理創新發展論文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20世紀70年代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過“,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糧食安全、金融安全和能源安全被認為是世界的三大經濟安全,然而糧食安全不僅僅是經濟安全的一個保障,它往往和國家的政治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系。對于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糧食安全的保障顯得尤為重要。糧食生產活動關系民生大事,糧食生產在國家和平發展戰略中有著重要地位。在新時代的農糧生產中,農業機械的創新研究和改革是提高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現代化農業機械的管理與創新將從信息技術化的契機開始,迎來新的變革和發展。
1農業機械管理改革與創新的重要性
20世紀后期,電子信息技術蓬勃發展并延伸到了農業生產的實踐中來,于是第二次“綠色革命”就此開始。“首當其沖”的是機械實驗和測試儀的開發,在農業數據管理和統計中引進電子信息處理和統計技術,并結合現有農業生產特點,開發出與整個產業鏈相關的綜合測試系統。農業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結合,注定是場歷史變革,它不僅大幅度改善機械實踐運用支持環境下,更為農機力學設計衍生出來的內部材料與新型農機設計研究提供了有建設性意義的技術支持,并使實驗室式的農機產品能夠順利度過研究實踐期,迅速進入生產銷售階段,從而滿足農業生產日益增長的硬件需求。在現代農業生產中,機械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農糧產業生產率的重要指標,所以農業機械化管理與創新,勢在必行。但由于地域差異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原因,不同地域農業機械實踐管理技術也參差不齊,即使在東海縣這一個地區,每個小區域的管理方式也會有著差異性的變化。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現代化農業水平也會相對較高,可以比較順利地推進了現代化農業機械管理的創新進程。而反之,則會是非常有限制。針對細處來看,當前東海縣農機管理人才最為匱乏,它是阻礙農業機械管理改革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農機管理人員的素質,成為了農業機械管理創新性改革的前提和保障。
2農業機械管發展與創新的實踐策略
(1)加強信息技術的運用及大力推廣農機新技術、新機具。①提升農業機械管理信息技術的普及。在強大的人口壓力和各地域農業經濟發展不協調的現狀下,農機管理的長期性投入成了必然。而在第二次綠色農機管理“革命”中,加強農業機械管理信息技術的普及和運用,還需按照當前的地域農業經濟特征和農業勞動人口分布來計算。隨著電子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技術在各項領域都得到了一定的應用。然而在現實的農作產業中,信息化水平卻普遍落后且失調,尤其農業機械管理這方面信息化水平不高,急需開發新的機械數據庫管理。對于東海縣的現狀來說,應采用一些信息管理系統是一個可行的方法,它是提高農業機械管理水平的重要資源與保障。信息化水平深淺也是衡量一個產業發展水平標志之一,而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普及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中的實踐運用成為了農機管理中的首要任務。②在具體實施上農機管理部門要作農業發展的推手,著力于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推廣與應用。例如,近2年來,國家大力推廣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國家也給予了相關專項補貼,農機管理部門應加大對新技術的宣傳,派出推廣員對保護性機械耕作技術與本地計劃實施地塊的.情況進行剖析,激發廣大農民群眾對新技術的熱情。通過相關工作,可以大幅度提升農民的參與熱情,預測大型免耕播種機,為全面推廣該項技術、促進農民增收做好準備。
(2)構建完善的農業機械管理系統。①因地制宜地構建農機管理系統。農業的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生產方式的重要表現之一。在工業革命影響下,世界農業、我國的農業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現今的農業生產人員早已經遠離了古老的牛耕式的生產方式。現代化大片土地的集中管理和統一收割成了現代農業機械化的主要特點。農業屬于經濟結構中的傳統經濟結構,是整體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地現代化農業建設已經取得初步的效果,但與較發達地區還有著不小的差距,而這些差距往往是體現在農機管理上。東海縣的經濟發展結構和農械管理也存在不協調的地方,各地區生產水平參差不齊是實踐管理中的頭等問題。在農業管理的實踐中因為這種差異性的出現,相關部門往往放棄了統一的系統性管理標準。“求同存異”也需要一個大前提和大背景,對各地農業經濟的投入和機械重視程度也需要安裝統一的前提下,進行差異化的修改。因此建立一個規范化的統一的管理系統顯得特別有必要了,在這個基礎上,農機管理工作實踐時就可以“有規可依,有法可循”并且“因地制宜”使得農機管理在各個方面都能健康規范的發展。②加大政策引導與監督,落實農機惠民政策。對于農機的投入,目前國家已經加大了補貼力度,且授權各地基層財政、農機管理部門負責此項工作。以某地為例,符合農機補貼購機的信息計57臺,國家補貼資金54萬元,地區財政補貼4.5萬元,縣財政補貼9萬元,惠及農戶48戶。農機管理部門與財政部門嚴格審核購機相關憑據,嚴格復查。在操作上,要切實做到“人、機、票”相符,要求購機人員名單與機械設備清單與身份證號、實際機具型號一致;補貼時,拓涂機具銘牌,對于補貼人員、機器進行影像資料留取備查。此外在補貼登記表上要登記機具的發動機編號、出廠編號,保證農民購機的真實性、準確性,使國家的惠農政策落到實處,切實發揮農機管理部門的監督作用。③充分發揮農業專業合作社與農機廠商的作用。由于農機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農機管理單位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使農業機具工作開創更新的局面。如結合農機合作社的相關工作,搞好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與應用,具體方法可以通過組織合作社成員與農戶進行座談討論、現場交流、技術培訓與跨區作業等方式,增加農戶對于新技術與器具的直觀感受,增加其相關知識積累。此外還可以借力于農機生產企業,進行新設備機械的講座、演示,對機手進行專門培訓,使新技術得到更快的應用。同時還要督促農機生產商做好技術服務與售后服務,實現農民能買會用,充分發揮新機具的作用。
(3)實現農業機械管理的數字化。農機管理的數字化是農業管理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現實的農機管理中,數字化的運用肯定是從計算機網絡技術開始的。數字化的農機管理主要通過計算機網絡對遠程的機械或者農業項目進行實時監控。在獲得及時可靠的一手信息后,農機管理人員會進行數據分析,并建立一個符合創新型農業機械發展的數據庫。在擁有一個完備資料庫的情況下,適當和線上線下的多媒體進行融合,在提高生產人員對其認知度的同時,也間接提升他們在農業機械生產中的使用水平。例如,有條件的部門可以在手機APP軟件或者線上網絡,把這些資料進行整理和分享,而使用者可以通過一些資料的查找隨意對這些進行資料翻閱和查找,并運用到實際的農業生產中。基層農機管理部門可以通過網站,或者聯合通信公司惠民短信平臺,及時推廣新技術、農業發展的新信息。要借力于陽光工程,加強技術培訓。在開展陽光培訓工程中,將農機具的操作使用技術等作為重要內容,利用多媒體、現場操作等多種形式進行培訓。
(4)建立創新型農業機械管理的發展機制。農機管理部門是建立現代化新農村道路上的重要部門,它的長遠創新型發展對未來農業建設的意義非凡。在建立具有特色創新型農業機械管理機制前,應該明確農機管理在農業發展中的地位,大力廣泛開展農田集中化管理,農作物機械化操作的活動。在大方向進行農機管理知識的普及和實踐,在小方向對農機管理機制進行探討和創新,逐步提高農業生產率,實現大范圍農業管理的現代化。為了迎合農業機械管理創新與發展機制需要,相關部門應制定出符合當地發展實情的農械管理制度,使得農機管理創新與發展能夠順利進行,從而提高農業部門和各部門的合作協調性。在合理的情況下,可以根據當地財政情況,定出合理的獎懲制度,用以激發農機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從根本上提高農業機械管理部門的管理水平。農業管理人員作為農業管理機制中的核心,引導著日常農業管理活動的運作。而農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是衡量農業管理機制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高素質的管理人員可以大大促進農機管理的運行。定期對農機管理人員進行職業培訓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各種培訓的學習,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和管理水平。例如在進行農業機械的基本操作與維護保養知識時,從農業機械管理的智能化系統出發教會培訓人員熟練使用,從而大大提高他們在實踐中的管理和操作能力。
3結語
中國是個農業大國,其經濟的高速發展必定離不開農產業的現代化建設。為了迎合國家大方向的農業機械建設,東海縣應該從自身做起,逐步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實現農業集中化、機械化、現代化管理,在不以環境為代價的前提下,達到為農民增產增收的目標。農業機械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的歷史的發展功不可沒,除了電子信息技術的推動外,生物產業工程也對未來的農業發展大有裨益。多種技術的創新性結合會使農業管理技術高速發展起來,可以多嘗試下對相近行業甚至是跨行業的技術融合,相信多媒介的技術融合會讓農機管理這條路走得更遠。
【農業機械管理創新發展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