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人文素養培養
英語教學不僅是文化底蘊積累過程,也是人文素養提高的過程,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英語教學中人文素養培養的論文范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目標是既要提高英語交際運用能力,又要培養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基本學習技能的同時提升其人文素質,實現英語學科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完美統一。本文將論述英語課堂教學中實踐人文素養培養的一些體會。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人文素養
一、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樹立遠大的目標
學生在初中階段樹立遠大目標對未來發展起著決定作用,蝸牛雖向金字塔頂端緩慢爬行,但它相信,毅力是它最大的天賦。學生有了成長和奮斗的目標,也就有了學習動力和精神追求,所以在每屆學生的第一節課,我會教一個單詞“ambition”(志向)———中文的諧音“我必勝”,告訴每個學生要有志向。鼓勵學生潛意識中樹立目標,在英語學習中幫助培養增強自信,提升與人交流的語言交際能力。
二、了解國內外文化差異,培養歷史使命感,做文化的傳播使者
在初中英語教材中,有許多關于國家、風俗、文化等方面的文章,讓學生體驗不同文化的交集。英語教學不僅是文化底蘊積累過程,也是人文素養提高的過程。要學生懂得保留并傳承自己本民族的精髓,避免盲目崇洋,要意識到本民族的才是最美的,自己國富了民才能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培養鑒別真偽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水平。
(1)語言魅力。通過大量的背誦和閱讀,人文素養滲透于日常教育理念中,營造校園人文氛圍。在教學實踐中除了聽、說、讀、寫的訓練外,還要了解語言的`文化背景、中西文化的差異,指導學生用心體會文字當中重點詞句、優美詞匯,這些都是文章的精華之處,細細品味,適時輔以必要補充和延伸,利用這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2)內容儲蓄美。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主體參與,創設課堂的人文環境。每篇文章都有一個主旨大意,都會通過一篇文章闡述一個道理,每個學生從中都會得到一份心靈雞湯,在摘抄、寫作等環節學習中,體會文章的點睛之處。利用情境啟發、合作探究、互動互評等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個性,傾聽心聲,挖掘生活因素,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培養人文素養,弘揚人文精神,提高審美情操,善于發現美,感悟美。
三、日常行為規范的點滴培養
融合英語教學內容,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懂得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學生無論處于什么樣的環境下,都應做一個儒雅的人,做一個懂得禮貌、受人歡迎與尊重的個體。因為每個人都愿看到笑臉,都希望得到溫柔的目光,鼓勵的語言,牙齒是硬的,舌頭是軟的,深深的話,淺淺的說。實際上學生在未來工作生活中人際交往占成功的比重很大。細節決定成敗,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點滴行為規范的滲透與培養。
四、感恩、感激、熱愛生活中大自然賦予的一切
情感教育是英語教學的要求,如何讓現在的獨生子女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學會做人學會理解他人,一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教學評價中,運用多元評價方式,體現教育人文關懷。讓他們樹立正確的態度,學會獨立,懂得什么是責任,三感教育融入課堂教學中,讓中國的古語“報得三春暉”與西方的語言文化有效地結合,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在學有關環境動物相關課文時,要學生懂得大自然的危機,保護動植物、學會保護環境。鼓勵學生動手做海報,感召所有人參加公益活動,把所學知識融入日常生活,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富有社會責任感。
五、創新、合作、幫助
教師轉變角色,努力營造良好和諧的課堂氛圍,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知、意、情之間的平衡發展。善于和人相處、善于與人合作,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采用小組合作這一方式。要承認學生個體發展期具有不平衡性和差異性,學會授人以漁,鼓勵學生大膽思維,讓學習真正產生共鳴。
通過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人文素養的培養,學生不但喜歡英語課,不再懼怕說英語,而且積極自發地參與課堂活動,“課前演講”“百詞大戰”“課本劇”“配音比賽”“朗讀聽力大賽”等多種形式的活動,都可以見到學生朝氣蓬勃的身影。要有機地把學習成績及人文素養相結合,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只是花期不同,啟發每個孩子的潛能,讓每個孩子都能有所學有所得。
參考文獻:
[1]初中英語學業質量評價標準[M].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
[2]楊行勝.中學英語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J].教學與管理,2011(25).
[3]胡金鳳.初中英語教學從文性滲透[J].學周刊,2013(25).
[4]夏帶構建充滿人文素養的英語課堂[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1(5).
【淺議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人文素養培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