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或者說他的教育推廣政策實在是太過宏偉,以至于現在實行起來,將會對梁柱體系產生巨大的人才負擔。 “每十里就要有一所學校,這……這北花掉官府多少錢呢?” 一位老人在聽說了蘇寧的計劃之后,不禁有些驚訝的跳了起來,他認為,幾個人口比較多的村子應該率先建立小學,這樣也可以用學費來保障學校的運營,為之后學校的建立提供一定的經濟基礎。 毫無疑問,這種方法是比較科學合理的,但蘇寧卻不準備采納,因為現在的涼州體系根本沒有一個完善的經濟體系,在現有的經濟建設過程當中,他那個不成形的中央銀行,依舊占據著局域大的領導優(yōu)勢,倘若他們開動印鈔機的話,無論多少貨幣,都可以在涼州體系之內通行起來,甚至他們已經研發(fā)好了四色套印技術,就準備直接印發(fā)紙幣了,更何況武威郡會寧的那些銀礦,還在瘋狂的生產過程當中,多余的產量已經塞滿了60多座倉庫,甚至在防御戍守方面還牽扯了將近30個指揮的兵力。 要知道,關于在東線戰(zhàn)場上一直喊著要增兵,這30個指揮,一度是他想要拉過去的救命兵力,可惜的是蘇寧愣是壓著沒給他,反而將一群剛剛受過訓練的學生,快到樂東線戰(zhàn)場上去。 其實也只有他心里清楚,在未來的十年里,東線戰(zhàn)場上不可能發(fā)生什么太大規(guī)模的戰(zhàn)斗,那群學生去了也只是天天在那里練習相關的戰(zhàn)斗技巧,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除了中部地區(qū)的交通大建設以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關中地區(qū)的教育機構的鋪設了。 然而拉開這個架子的蘇寧才意識到,將學生們送到戰(zhàn)場上去,是一件極其愚蠢的決定。把大好的青春浪費在準備一場十年后才爆發(fā)的戰(zhàn)爭當中,對他們來說,還不如回來哄學生開心呢。 于是一道鬼使神差的命令,就被發(fā)到了東線戰(zhàn)場的前線,關羽在剛剛得到了增援之后,瞬間就丟掉了它賴以生存的后備力量。 這讓關某人大發(fā)雷霆,可是當他得知這些孩子們是回到關中地區(qū),從事教育工作以后,曾經也身為漢陽大學創(chuàng)始人的關羽立刻在路透快報上撰文聲稱:“做燈這群剛剛畢業(yè)的學生兵,每人給他帶回一個指揮的新兵?!? 這件事情發(fā)生之后,整個涼州體系都陷入了崩潰的邊緣,大多數民間的軍事愛好者都認為,關羽在沒有這些兵力補充的情況之下,很有可能會在東線戰(zhàn)場上吃虧。 也有一部分人認為,他們應該果斷的放棄身處中原地區(qū)的河內郡和洛陽一帶,龜縮的關中地區(qū)進行防守。 但是這些討論在剛剛展開之后不久,就被另外一條消息給沖散的無影無蹤,因為蘇寧再一次發(fā)出了整個體系都非常關注的警報,通貨膨脹! 對于涼州體系的老子民來說,通貨膨脹的警報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的事情了,他們曾經經歷過幾次大規(guī)模的物價飛漲,不過官府一般都會在這個時候上調銀行的利息,與此同時,各個產業(yè)的股息收益也會用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回報給他們足夠的生活資金。因為每一次通貨膨脹,都意味著涼州體系有了一次巨大的發(fā)展,至少就目前來看,嚴格限制金融炒作的涼州體系,還是以實業(yè)為主的,所以每一次通貨膨脹,基本上都是硬性的事業(yè)產出在支撐著的。 其實涼州體系的老百姓們,對于金融炒作這種事情也是不太關心的,雖然他們知道,股票那種東西能夠短時間內帶給人們暴利,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他們對那種漲漲跌跌不按邏輯出牌的玩意兒,實在沒有什么耐心。于是他們的投資大多數以長線為主,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幫助了蘇寧限制金融炒作的政策。 但關中地區(qū)的投資者如果進入這一領域的話,恐怕事情就會出現巨大的變化。他們原本就是帝國的統(tǒng)治核心,對于那些富貴的事情,既有著充分的了解,又有著急切的渴望,所以他們擁有著更多的精神動力去追逐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