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無疑,李善長的話說到了朱標心坎里。 有人高升,有人被貶雖然是常事。 但是朝廷才剛剛提拔的新人,沒幾天就下放,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李善長看到朱標猶豫不決,知道自己說動了朱標,連忙趁熱打鐵。 “殿下,鐵軌工程是朝廷重中之重的項目,但是呂永博不熟悉北方情況,讓他過去還得需要耗費時間熟悉情況。” “如此一來勢必會影響鐵軌工程進度,為此而造成工程延誤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老臣建議,在鐵軌工程即將收尾的關鍵時刻,應該選派熟悉當地地形的官員才更穩妥。” 李善長說到這里,文武百官都知道這是淮西一派和宋隱的較量進入到白熱化階段。 而朱元璋和朱標聽了這些話,也有些動容。 但是朱元璋絕對不可能把宋隱派出去。 宋隱一離開自己視線,還不知道會如何擺爛。 所以,想都不要想。 但是朱元璋也從李善長話里有所領悟。 他雖然不喜歡官員整日里只想著升遷的事情,但是也不得不面對這種現實。 他改變不了,甚至還不得不妥協。 原本宋隱的提議,把呂永博調離朝堂,現在看來,理由就不夠充足了。 朱元璋當即示意朱標。 朱標會意,當即開口,“韓國公既然有更合適人選,不妨說出來聽聽。” 此時,宋隱心中一動,心里有了一個猜測。 李善長對付實干派官員手段,已經到了不擇手段地步。 他既然整不了自己,勢必會對自己身邊的人動手。 果然,李善長得意洋洋地開口,“禮部尚書孫大人,熟悉北平地形,派他前往自然是極好的。” “至于空出來的禮部尚書一職,老臣建議由呂永博擔任。” “以呂永博的資歷和能力,老臣認為他足夠擔當。” “畢竟朝廷不是還有二個月試用期嗎?所以朝廷也不必擔心。” 李善長此話說完,朝堂上許久都沒有人出聲。 他這一手釜底抽薪,瞬間扭轉淮西一派劣勢局面,甚至還極大地打了宋隱的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