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才是這座寺廟的真面目。 大概因為埋于黃沙之下,所以這座寺廟要比齊玄素在死亡之海見到的寺廟好上許多,只是破敗,最起碼還有屋頂,而不是只剩下一個輪廓。 齊玄素帶著小殷落在慈航真人身旁,此處寺廟的山門已經(jīng)毀去,此時三人剛好站在寺廟正殿的門外,只見得大門緊閉,并非普通大門,而是石門,上面繪刻著密密麻麻的“人”,乍一看像是諸佛、菩薩、羅漢的排列,仔細一看,人非人,個個面目扭曲,而且不是普通人的猙獰扭曲,臉龐呈現(xiàn)出漩渦一般的特點,只能說是一些人形,透著詭異。 慈航真人說道:“從此處禁制的強度來看,顯然是仙人手筆,大概率是蕭菩薩所設,我方才強行破去禁制,蕭菩薩定然有所察覺,她未必會現(xiàn)身出手,但防止她還留有什么殺人滅口的手段,我們還是要快些動作,遲則生變。” 齊玄素道:“正是如此。” 說罷,齊玄素已經(jīng)出手。 雖然厚重石門緊閉,但齊玄素雙掌狠狠一拍,體內(nèi)身神乍現(xiàn),齊齊前推,無匹巨力生出,直接將厚重的石門推開。 石門內(nèi)同樣是一片陰森破敗景象,甚至還彌漫著一層詭異霧氣。 齊玄素也不避諱慈航真人,取出“太極八卦鏡”一照,直接將這些霧氣驅(qū)散,入眼所見,在這里果然供奉著一尊倒坐的石佛,背對著正門,不用看也知道,石佛不是佛門的任何一尊佛,而且一只眼。 慈航真人緩步走了進來,舉目望向倒坐的石佛:“如今的佛門竟然墮落至此,不惜借用外道之力,可悲可嘆。” 如果別人來說這話,尤其是道門之人,也許還有點嘲諷意味,可換成慈航真人來說,那就真是可嘆了。畢竟慈航一脈最早算是中原佛門的分支,后來加入道門歸加入道門,可對佛門還是有些感情的。 所謂外道,便是指域外天魔。 佛祖也提到過天魔這種存在,而且佛經(jīng)中明確記載了佛祖與天魔爭斗的事情。 齊玄素道:“佛門分支太多,中原佛門最得三教精髓,至于其余佛門嘛,皆不足道矣。” 慈航真人看了齊玄素一眼:“就你會說話。” 齊玄素笑了笑,沒有繼續(xù)深入這個話題。 隨著道門擴張,一個問題是不可避免的,道門是中原的道門?還是世界的道門?陳書華為什么背叛道門?其深層原因是不好細細思量的,更不能明說。或者說,其實道門高層對此心知肚明,卻因為一些正確原因,不好付諸于口。 由此進一步推想,中原會不會喪失對道門的控制權?這是一個短時間內(nèi)影響不大可從長遠來看影響很大的問題。這也是道門世家們獲得支持的合法性之一,他們本就是代表了中原勢力,他們掌控道門,就是中原掌控道門。 尤其是當?shù)篱T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貿(mào)易蕭條,矛盾劇烈,什么平等正確、道德正確、正義正確,統(tǒng)統(tǒng)不值一提,這些東西就像是古董,盛世才值錢,才會被當一回事,才會將其視作頭上的星空,亂世則不值一提。 這時候抱團才是根本,李家所代表的思潮,本質(zhì)上迎合了這種趨勢,是極得人心的。 若非李家展現(xiàn)出極大的野望,甚至想要借著這個浪潮確立世襲大掌教,引起了正一道和全真道的聯(lián)手抵抗,李家本不會這般處境艱難。可就算如此,正一道和全真道也不得不順從這種潮流,具體就表現(xiàn)為口惠而實不至。 再有,如果道門變成世界的道門,那么是不是舍本遂末了?畢竟玄圣整合道門的初衷并非壯大道門而是救天下,道門是玄圣救天下的工具,道門存在的根本意義是拯救天下蒼生,而不是維護道門的統(tǒng)治,這個“天下”嚴格意義上就是指中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