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果為了維護道門統治而損害中原的利益,那么到底是道門錯了呢,還是中原錯了呢? 這個問題不能一直回避、遮掩下去。 做出選擇的時間節點已經臨近,甚至毫不夸張地說,這是八代大掌教亟待解決的問題。 齊玄素收回思緒,環顧四周。 這里的墻壁上果然也有許多壁畫。 壁畫的內容比上個寺廟更為完整,畢竟上個寺廟只剩下斷壁殘垣,而這座寺廟還相對完整,幾乎沒有受到什么損壞。 所以缺失的那些壁畫也都補全了。 上個寺廟缺失的第一幅壁畫是“圣母”抱著嬰兒。 從壁畫的順序來看,這件事發生在朝圣期間,應該是上山之后,下山之前。 上山的時候,朝圣隊伍人數眾多,有僧人,有薩滿,有道士,有儒生,有教士。下山的時候就只剩下僧人和薩滿了,僧人的懷里抱著一個嬰兒。 很顯然這個嬰兒是關鍵。 再往前,是一個戴著面具的女人在朝拜獨眼石佛。 這個所謂的“圣母”就是戴著面具的女人,不過此時的女人已經摘下了面具,改為長長的披紗,仿佛陰影一般,仍舊遮擋了面容,只是露出一只眼睛。 女人雙手托舉著嬰兒,背后是倒坐的獨眼石佛,面前則是跪著的朝圣眾人,紛紛舉起雙手,似乎在等待賜予。 下一幅壁畫視角一轉,不再是“圣母”和嬰兒,變成了朝圣信徒們的廝殺,這些來歷不凡的信徒們似乎受到了某種不可言說的魅惑,喪失理智,又或許這本就是圖窮匕見。就如那些秘境尋寶,在尋寶的過程中尚且能達成合作,實則是同床異夢,各懷鬼胎,只要找到寶物,接著就是翻臉動手。 第三幅壁畫是這場亂戰的結果,僧人和薩滿站到了最后,僧人來到“圣母”的面前,單膝跪地,虔誠地舉起雙手,戴著青銅面具的薩滿則是站在一旁,冷眼旁觀。也許正是薩滿的“不爭”才奠定了兩人聯手合作的基礎。 第四幅壁畫,“圣母”將嬰兒放在了僧人的手中。 這就連起來了,最后僧人和薩滿一起下山,僧人懷抱著嬰兒。 齊玄素不由有了一個猜測,也許蕭和尚、蕭菩薩都與這個嬰兒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