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還有些實力不那么強大的犯人,就被流放到了羅娑洲。雖然羅娑洲的環(huán)境惡劣,但礦產資源豐富,這些流放的犯人就被安排采礦。除此之外,還有大量被雇傭來的普通礦工,這些人大多來自南洋和中原,不過沒人愿意在此久居,都是干上幾年,攢夠錢就回老家過日子。 整個羅娑洲就是一個大號的礦區(qū),支撐起了道門的冶煉工業(yè),那么多鐵甲艦、火器,都指望這里。 所以天機堂在這里存在感很強,正如市舶堂在南洋等地存在感很強,是一樣的道理。 除此之外,這個“礦區(qū)”也充當了中轉站、港口、倉庫,道門對于南大陸的援助,都是先運到這里,然后再轉運南大陸。甚至近些年來,干脆直接在礦區(qū)旁邊建造巨型作坊,省去運輸?shù)倪^程。 不得不說,如此龐大的疆域,超越中原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朝代,如果把南大陸也算進來,那么無論什么時間,總有一塊土地是沐浴在陽光之下的,如日中天,太陽不落。 這就是道門。 正因如此,道門大掌教之位才會這樣的引人注目,這樣的讓人垂涎。 當西道門使團的“太陽舟”出現(xiàn)在羅娑洲上空的時候,齊玄素向下望去,入眼就是一片荒涼的漫漫黃沙,沒有植被,沒有河流,一眼就讓人對“絕島”這個名字感同身受。 這是羅娑洲西部的真實景象,很容易讓人想起如今同樣沙化嚴重的西域,甚至不如西域。不管怎么說,西域在歷史上也曾有過水草豐茂的時期,留下了眾多文明,后來衰落是后來的事情了。可這里連文明遺跡都沒有留下,甚至一般動物都保留了相當原始的樣子,當真是不毛之地。 飛舟繼續(xù)前行,環(huán)境逐漸有了改變,有了人煙。 同時,也有兩艘“紫蛟”升空,為使團伴航:“歡迎西道門使團抵達羅娑洲,我道府飛舟兩艘奉道府議事命令,為使團引路護航。” 在兩艘“紫蛟”的引領下,西道門的“太陽舟”飛往最近的大淵港口——這是一個以人名命名的港口,以此紀念第一個發(fā)現(xiàn)羅娑洲的中原人汪大淵。還有一座煥章城,則是以汪大淵的表字“煥章”命名。 此時在大淵港口,羅娑洲道府的掌府真人葉青霜已經帶領幾位副府主等候在碼頭上,僅僅是一個齊玄素,還不至于讓葉青霜如此興師動眾,可西道門使團就不一樣了。皇甫極作為西道門未來的核心人物,道門這邊還是要給出極高規(guī)格接待的。 巨大的“太陽舟”落在海面之上,如一座移動的島嶼,雖然不如“應龍”那般細節(jié)精致,殿閣層疊,但周身籠罩光芒是其一大特色,從各個角度照亮了大淵港口。 放下舷梯,皇甫極第一個走了下來,接著便是齊玄素。 葉青霜已經主動迎了上來,與走下舷梯的皇甫極互相見禮。接著皇甫極又與葉青霜后面的幾位副府主依次見禮。 齊玄素與葉青霜的見面就要隨意多了,只是隨意拱手——兩人不僅是道門同僚,還是老相識。不要忘了,婆羅洲與羅娑洲是鄰居,羅娑洲提供的礦石最起碼有一半去了婆羅洲,齊玄素作為婆羅洲道府的前任首席副府主,主抓經貿,跟羅娑洲這邊多有往來,想不熟也不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