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八章 相繼落子-《過河卒無錯字精校版》


    第(2/3)頁

    “扯遠了,我觀秦凌閣的布局,是要效仿當年長生大真人入關,所以提前經營遼東。按照道理來說,小掌教應該去南邊,積蓄力量。如此一南一北,待到天下大亂,各自氣候已成,小掌教興師北上,秦凌閣揮師南下,正好比個雌雄。”

    “可是古往今來,北伐成功又有幾人?不過大魏太祖皇帝一人而已,就連武侯也功敗垂成,而且大魏太祖就算成功,也未盡全功,是金帳主動棄帝京而走。終魏一朝,金帳始終未滅,屢屢犯邊,直到我們道門成為天下共主,方才邊境無戰事。北伐之難度,可想而知,小掌教不去南邊也在情理之中。”

    “可燕州還不如江南,雖然江南重文輕武,但好歹錢糧充足。燕州倒是民風彪悍,可那里距離帝京太近,難以發展自身勢力,更是要直面遼東,待到遼東大軍揮師南下,燕州首當其沖,如何也說不通。”

    “要我說,恐怕不是小掌教想要去燕州,而是大掌教說的‘變數’,此方世界天道變化,使得里面的皇帝心有所感,直接下旨讓小掌教去了燕州。”

    齊玄素也察覺到了此方世界的抵觸之意,不由眉頭微皺。

    不過齊玄素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按照原定計劃繼續布局。

    于是殷正心去吏部領了印信官袍,帶上家眷老小,往瓊明縣赴任去了。

    官道沿途都有驛站,上任官員,按照級別不同,可獲得不同待遇,沿途負責一切食宿住行,又要方便許多了。

    而且燕州離得近,沒走幾天也就到了。

    殷正心先去州城找巡撫和布政使報到,然后去府城面見知府大人,府里再派人跟殷正心一起去縣城赴任。

    縣里早就得到了通知,從縣丞到三班衙役全都出城相迎。

    別看一縣之地不大,卻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六房對應六部,縣丞對應內閣,縣太爺更是號稱百里侯。

    這也是有排序的,縣令是大老爺,所謂青天大老爺是也,縣丞是二老爺,主簿是三老爺,以此類推。

    雖然齊玄素被尊為小掌教,但并非生于深宮婦人之手的太子,而是從底層一步步爬上來的,經驗豐富,剛剛肅清了西域道府上下,如今以縣令的名義,恩威并施,壓服一個縣衙的人馬當然不是什么難事。

    正常情況下,縣令只是流官,談不上什么勢力。可一旦天下大亂,那就不一樣了。坐鎮中央的閣老們反而成了擺設,地方督撫才是手握大權,甚至能夠逐鹿天下。

    齊玄素和秦凌閣走的就是這條路。

    成了縣令之后,就要做出點政績,區區一個縣令,倒是不必重開陸地商路這種大項目,儒門的治理體系和技術水平還很落后,也談不上發展經濟,頂多就是鼓勵農桑、開墾田地一類。這種政績缺點是見效太慢。

    齊玄素思來想去,還是剿匪更好一些。

    除了京畿地區,中原各地都少不了匪患,區別只在于大小而已,哪怕是燕州等地也不例外。說起來,剿匪算是齊玄素的強項,本質上跟道門打擊隱秘結社差不太多。

    齊玄素正好借著這個機會編練家丁,搞出一支嫡系人馬。

    此家丁可不是仆役。

    大魏實行衛所制度,在全國設立衛、所兩級,士兵設立軍戶。但是自世宗皇帝之后,在這一正統規制之外,還出現了家丁制度。所謂家丁,就是武將所轄不入兵籍者,是將帥用于御敵衛身的私兵,完全依附于主帥。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乐县| 邵阳市| 晋宁县| 德昌县| 电白县| 灵宝市| 尼勒克县| 于都县| 百色市| 富宁县| 宝兴县| 遂川县| 公主岭市| 保康县| 西青区| 伊宁市| 金溪县| 永康市| 贵港市| 嘉峪关市| 石棉县| 崇信县| 丰宁| 闻喜县| 青浦区| 涞水县| 襄汾县| 苗栗市| 武乡县| 荥阳市| 洪湖市| 临湘市| 三明市| 河北省| 古浪县| 阿图什市| 定西市| 大厂| 调兵山市| 克什克腾旗| 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