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相繼落子-《過河卒無錯字精校版》
第(3/3)頁
大魏的衛所制度一大特點是兵民合一,士兵要進行務農,通過耕作土地所得收入來供養軍隊。然而隨著土地大量被兼并,包括軍屯官田,這讓部分兵士失去生計,四處流亡的兵士依附將領,成為私兵家丁。
在這種情況下,衛所制度勢必衰微,同時伴隨著大魏賦役制度的改變,衛所制逐漸向募兵制轉變。家丁招募并未被限制,所以家丁隨著募兵制發展而得到大量招收,這也是家丁的重要來源。
大魏為抵御金帳汗國,在遼東設置重兵,自明雍年間,軍隊渙散,實力萎頹,難以抵抗外敵入侵,北部邊防壓力巨大,為鎮守邊疆,歷任遼東總督開始大力發展家丁制度。家丁整體戰力極強,是軍伍的中流砥柱,對鞏固邊防起著重要作用。而家丁受將領而非朝廷控制,這也導致了各地督撫相繼坐大。
世鎮遼東的秦家號稱有上萬家丁,抵得上十幾萬大軍,這才是異姓王的本錢。
這些家丁絲毫不遜于江湖武夫,甚至因為精通軍陣合擊之道,更勝于散兵游勇一般的江湖武人,極為厲害。
齊玄素要編練的就是這個家丁。
只是練兵離不開錢,手里沒把米連雞都哄不住,該從哪里找錢?這個命題可太宏大了,別說棋局里,就是棋盤外的齊玄素也在為這個問題發愁。
貪墨肯定不行,此乃旁門邪道。
找老丈人要錢,且不說老丈人并非大富大貴之家,就算有錢,儒門之人鄙視武人又講忠君之道,絕對不可能支援齊玄素練兵。
再有就是從大戶身上擠一擠。
該怎么擠?總不能養寇自重吧?
這幫大戶的德性,齊玄素可太清楚了,不動刀子,肯定是沒錢。動了刀子,也未必有錢。風險極大。
至于搞點道門的先進工藝,比如玻璃什么的,似乎有點不切實際,齊玄素壓根不懂這個,除了火器之外,其他的東西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且有礙官聲,因為這些都屬于奇淫技巧。
難道要落下第三子嗎?
另一邊,秦凌閣終于落下了他的第二子。
這一子天賜良緣。
李知性和秦家大小姐的緣分。
佳偶耶?神仙美眷也,夫復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