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玄圣遺風-《過河卒無錯字精校版》
第(3/3)頁
僅從這一點上來說,白蓮教很難成事。
當遼王的平叛大軍南下,白蓮教便出現了極大的分歧,有人認為應該迎頭痛擊,有人認為應避其鋒芒,相持不下,誰也不能說服誰,結果就是戰又不戰,退又不退。
遼東鐵騎則是戰略目標明確,直奔江淮而來。
守江必守淮,只要拿下了江淮地區,大江天險便不足為慮。然后再與金陵方面取得聯系,那就能在江南打開一個突破口,進可攻,退可守。
這一戰的最終結果,自然是白蓮教大敗。太平教雖然派兵襲擾,但效果不大。
齊玄素觀遼王的氣運,已然是距離真龍只差一爪了。
現在齊玄素和秦凌閣都遇到了一個問題,遼王太強。殷正心難以擊敗遼王,李知性難以取代遼王,要是兩人下到最后,讓遼王摘了桃子,意難平啊。
不過兩人肯定還有后招,且看就是了。
如此又三年,殷正心廣積糧、高筑墻、緩稱王,反是反了,可沒有自封為王,一直都在積蓄力量,整軍經武,發展屯田——太平教將百姓全部整編為道民,平時為農,戰時為兵,自然不納糧,也不發糧餉,只分田地,自食其力。
太平教的財政則主要來自銅、鐵、鹽、茶等官營的買賣。
清微真人來到小殷身旁:“小殷,同樣的官營買賣,為什么太平教的錢就夠用,大魏朝廷的錢就不夠用,你知道是什么道理嗎?”
小殷倒是不怕清微真人,而且還記得是清微真人封了她一個四品祭酒道士,當即說道:“因為中間有人把錢都貪了!”
“孺子可教也。”清微真人撫掌道,“當年長生大真人在遼東起事,大魏朝廷三十稅一,遼東三十稅二,反而是遼東稅低。因為朝廷明面上是三十稅一,可那只是正稅,還有雜稅,各種亂七八糟的名目加起來,就是一年的收成全都交上去也不夠。可遼東這邊就不一樣了,說多少就是多少,沒有那些雜稅,反而比朝廷低。”
“一個遼餉,不過二百萬兩銀子,屬實不多,可攤派到百姓頭上的時候,就逼得百姓逃亡,只因中間層層加碼,朝廷能拿到手一百萬兩銀子,底下的百姓就要繳納一千萬兩銀子,剩下的九百萬兩銀子都被層層盤剝。偏偏朝廷還沒有替換的能力,因為這些官吏以及他們背后的士紳,就是大魏朝廷的根基所在,沒了他們,朝廷也就不存在了。”
“棋局之中,大魏朝廷收一百萬兩銀子,到手一百萬兩銀子,底下上繳一千萬兩銀子。太平教收兩百萬兩銀子,到手兩百萬兩銀子,底下上繳兩百萬兩銀子。結果就是太平教比朝廷有錢,還更得民心。這樣的朝廷,焉能不敗?”
小殷恍然道:“原來如此。”